第 17 节
作者:蒂帆      更新:2022-07-23 10:02      字数:4748
  “我需要这些东西,越快越好,还请大哥帮忙。罄冉先谢过了。”罄冉说着弯身一躬。
  男人接过纸张却没有去拿她的银票,就着烛光扫了一眼,收入怀中回身便要走。罄冉忙跨前一步:“大哥怎么称呼?”
  “凤雷。”
  “我什么时候能拿到东西?”罄冉急急道,后日官府便会让百姓再次辨尸,她恐事情有变,她没有多余的时间了,明日必须将爹娘的尸首抢回来。
  “两个时辰我再来。”凤雷言罢身影一闪便出了房。
  罄冉微微一思,步至桌前提笔写写画画,不时还抓抓头皮,蹙眉深思。许久她停下笔,将写好的东西一一细看,然后似是松了一口气。起身便向外走,找来几个大瓮,清洗干净,又用废弃的碎步擦拭干。准备泥、碎瓷片、竹签、粗麻绳等等,待一切就绪便坐下静等凤雷。
  片刻凤雷果然推门而入,身后还跟着一个黑衣人,将两大包袱东西丢下,见罄冉一一细细检查,他微微挑眉,不明白女孩这是要做什么。
  罄冉检查好,见她列在纸上的东西一样不拉,且完全合乎她写的标准。在这么短时间竟能弄齐这些东西,她心中不免对凤瑛的身份又猜忌了几分。压下心头的惊惧,罄冉回头微微一笑。
  “多谢两位大哥,罄冉需要的都在这里了。只是好像还少几个大瓷瓮。”
  “不必谢,我们只是奉命而已,不敢承你的情。那几个瓷瓮在廊下。”凤雷打断罄冉,冷声道。
  罄冉点头:“还是要谢谢你们的。我要忙些事情,两位大哥也休息吧,正午时候再来可好?”
  凤雷望了罄冉半响,这才转身带着那黑衣人出了房。罄冉见两人身影消失在夜色中,望了眼西面黑沉的夜空,冷眸微闪,唇角浮上一抹冰痕。
  她回屋便忙碌了起来,微暗的烛光将女孩身影照得模模糊糊,投射在破旧的茜纱窗上,小小的身影却显出几分宁静和说不出的沉冷来。
  翌日,天近正午,暖阳当头,一碧晴空下,数团卷涌的白云被轻风吹得时聚时散,曼妙变换着姿态。
  西市的刑场上此刻略显安静,几十个官兵围在邢台后搭起的凉棚下有一搭没一搭地抱怨着这苦差事。
  由于昨日刚刚处斩了成国奸细,百姓哄闹,西市这两日非常热闹。三具尸首暴尸,刑场前总有围观百姓,他们负责看管尸体,又肩负特殊任务,自是要对每一个百姓都留意查看,生恐出了纰漏。清晨天尚未亮便到了这刑场,到现在一口热饭也没能吃到,此刻就是铁打的人也难免露出疲态。
  现下用膳时辰,百姓皆散,好不容易刑场清净,他们不时盯向街头,只盼着轮班之人早早到来。
  没一会街头传来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他们不免均露出笑容纷纷站了起来。
  “哎呀,可算是来了,老子都饿死了。”
  “走咯,这鬼差事,日头这么大也不暖和,再不吃饭冷死在这里了。”
  “妈的,死了还不让人安生,要老子说鞭尸一日扔去喂狗,就不信听到这样的消息还引不出贼子。”
  说话间一队士兵执枪绕过街角走了过来,这边等着换班的士兵更是纷纷跳下了邢台,整理队伍准备交接。
  可就在此时,一声轰响传来。邢台前的士兵目瞪口呆地望着眼前之景,眸中皆被惊恐占据。有的还使劲眨了下眼睛,似乎疑是错觉。
  只见街头此刻硝烟滚滚,房屋轰然倒塌,尘土四散,惨声震天。而他们期待的换班队伍已经消失在眼前,被一层层涌天的尘土挡住,只听声声惨叫不断传来,讲述着发生了什么。
  士兵还在愣神之中,耳边又传来阵阵轰响,与方才的响声如出一辙。震天的爆响,宛若雷鸣般一声接着一声,纷纷在西市周围响起,声声如雷。声音震荡许久,宛若魔音久久在天地间震荡。守着邢台的士兵已经是个个面色苍白,只能盯着不远处的同伴发抖。
  那当先而立盔甲有异的正是这群士兵的领头人高江,他此刻满头汗水,望着街头瞬间被平为废墟的恐怖场景目瞪口呆,望着躺在地上哀哀呼叫的同伴冷汗森森而下。
  他的目力极好,虽是刑场离街头尚还有一段距离,可他却能清晰地看到正躺在地上哀呼的那些同伴。他有的缺了胳膊,有的被炸掉了腿,哀呼着捂着断肢惨叫。有的面上插着碎瓷片,捂着的双手不断渗出鲜血。更有的被尖锐的铁片刺成了蜂窝,全然没了声息,还有些已经被压在了砖石之下,仅剩一条手臂做着挣扎……入目一片狼藉,满眼猩红。
  那是什么?天哪!太可怕了!
  听着耳边传来的一声声轰响,看着眼前之景,他只觉浑身发冷。现在是换守之时,如果他没有弄错,那些轰响传来的方向皆是有重兵把守的要害。也就是说,西市所有驻兵之处都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就是傻子也知道这轰响是冲什么来的。
  猛然回过神来,大喝一声:“快,快!守住尸体!”
  然而他的话刚落,只觉耳边一声响,眼前腾起了阵阵白雾,他不及闭眼。白雾已是冲进了眼中,一阵针刺般的疼。他用手摸着眼睛,大声喊道:“闭眼,是石灰,快闭……咳咳……”
  白雾冲进口中,他喉咙发涩,剧烈咳嗽着,心中生出了平生从未有过的惊惧和恐慌。虽是如此可高江心中也清楚,曲东平向来心狠手辣,倘若尸首在他手中出事定然也是活不了的。他压下恐惧和不安,压下身体上的难受摩挲着爬上了邢台,努力睁开眼。
  可看到的情景却让他心中冰凉,邢台上此刻空空如也,哪里还有那三具尸首!他只觉天旋地转,眼睛一痛,眼前一黑,直直倒在了邢台上。
  此刻白雾消散,众士兵也拼命睁开了眼,看到台上之景皆是心头剧震,不明白为何只片刻功夫情景便会变成这样。只觉像是做了一场噩梦,可听着街头尚还不断传来的惨叫声,他们心中冰冷。这哪里是什么噩梦!
  第24章 逃出庆城
  一碧晴空,白云轻卷,暖阳缓升。
  一座朱红高阶的府邸前,此刻数十名环珠戴翠的华服侍女分立两侧,数十名侍卫精神抖擞地站在一辆精巧马车之后,众人纷纷望向朱红大门洞开的府内。
  没一会,府中传出笑语声,脚步声渐进,众人忙垂首静待。
  凤瑛扶着一位老者缓缓向府门而来,那老者身体高瘦,步履沉稳,目中精湛,眉宇间的温和为他清瘦老态的面容蕴上了几分慈祥。
  他一手拉着凤瑛,一面低声交代着:“早日回去也好,告诉你母亲不用惦记外公,这庆城什么都好,什么也不缺。”
  “是,外公定要好好保重身体,明年外公寿辰,孙儿定和母亲一道回来看您。”凤瑛搀扶着老者步出高槛低声应道。
  “好,好。外公等着你,到时候可要考较你的学业啊。”老者眉宇间微显严肃盯向凤瑛。
  “外公等着吧,明年孙儿定要赢外公几局棋不可。外公莫要再送了,外面风寒,您老素有关节伤风之症,快快回去吧,再送可就是孙儿的过错了。”凤瑛向身后的老管家施了个眼色,管家赶忙上前接过了李老相国的手。
  凤瑛就势一甩雪白的披风,回退一步单膝跪地:“孙儿拜别外公,外公多多保重。”
  “起来吧,快些上车吧,老头子硬朗着呢。”
  凤瑛也不再多说,起身便要向马车走。李老相国微微跨前一步:“你父亲遇事沉稳不足,瑛儿能劝着些便劝着些。”
  凤瑛挥袍回身,长揖一礼:“是。”
  “瑛儿莫要任意行事,莫轻易伸手,要知世情复杂,人心险恶,看事看人不能只看表面,凡事要三思而后行。你遇事素来谨慎,难得的小小年纪便心思缜密,只是处事尚失尖锐,欠稳妥,还需磨磨性子。”李老相国用他微显苍老的声音低声缓道。
  凤瑛眉宇微跳,眸中若有所思,俯身又是恭谨一礼:“瑛儿谢外公指点。”
  “去吧,早日回去,也免得你母亲担忧。”
  凤瑛再拜,正欲登上马车,却是李清月匆匆跑了出来。
  “表哥等等月儿。”
  凤瑛脚步一顿,眸底带过一丝不悦,却转身而笑:“月儿妹妹,表哥还以为你不来送我了呢。”
  “怎会,我……我是赶着去拿这里,这是我亲手给表哥做的,都没做好呢。表哥为何走得如此匆忙?”李清月气喘吁吁说着,伸手将一套月白锦衣捧上,一脸焦急。
  凤瑛轻笑着接过那衣服:“多谢月儿妹妹了,妹妹做的自是最好的,表哥会好好珍惜的。妹妹快些回去吧,不然劳外公也在这里站着,可就是表哥的罪过了。”
  “可……表哥什么时候再来?不能多留几日吗?这才……”
  “月儿回来!哭哭啼啼,妆容不整像什么话。”李相国打断李清月的话,历目扫来。
  李清月抬袖拭了下眼泪,虽是面有不舍,可也不敢忤逆爷爷的命令,一步三回头地退回了府门。
  凤瑛再向李老相国一拜,见他挥手,这才登上马车。一个同等年纪的黑衣少年跟着坐入马车,见凤瑛闭目,便将车帘放下扬声道。
  “走吧。”
  马车滚滚而动,没一会便驶进了庆城中街大道,侍卫驾马开道,百姓纷纷避让。马车不时便穿过街市,驶入了庆城西街。凤瑛霍然睁开双眸,推开车窗向外看。
  西街本是庆城繁华所在,可今日这里却冷冷清清,马车跑的飞快。凤瑛清晰地扑捉到几处坍塌,几处狼藉,几抹殷红。目光穿过西街落在几道墙后,那是西市刑场的方向。凤瑛眉宇微蹙,眼眸低垂望向脚底,面容在窗外光影变幻间阴阴沉沉。
  想起那日在这西街之上,他第一次遇到罄冉,那时的西街可不是这般模样。人潮鼎沸,繁华昌旺,而就是昨日,一场惊动整个庆城的刑场劫尸事件轰然发生。这个繁华之所便因为离近刑场而遭受炸毁。士兵死伤无数,血流如雨洗涮了西街,百姓都在惶惶不安中,这西街今日自是清冷。
  可谁又能想到他凤瑛也参与了这次刑场血案呢,又有谁会相信这样的手笔,只来自一个六岁的小女孩!凤瑛双眸猝然眯起,鼻翼微跳,因着身体后仰的动作,面容隐在暗影中,显得有些模糊。
  凤戈只觉今日的世子极为沉默,微微抬眸望了凤瑛一眼,只觉他欣硕的身体散发着一股凛冽。凤戈一触,忙低下了头。心中想着,莫不是跟马车隔层中的那个小男孩有关?
  此时马车突然减速,凤瑛将思绪拉回,直起身体将车窗推开看向外面。原来已经到了南城门,官兵封城,凤雷正御马于之交涉。
  没一会凤雷便驾马而回,在马车旁翻身下马,垂首道:“世子,庆城军要检查马车方准出城。”
  凤瑛轻哼一声,撇了眼守护在旁的少年凤戈。凤戈忙撩开车帘,飞身下了马车。凤瑛弯腰便要下车,却是一个沉亮的声音响起。
  “世子殿下不必下车,末将也是例行公事。”
  凤瑛抬头望去,正是杨国杨功曹。他就势落座,含笑道:“有劳杨功曹了。”
  杨国朗声一笑:“世子这便要回去了吗?耀国乃是战国兄弟之国,两国向来和睦友好。日前耀国公主又联姻皇上。这次世子前来为老相国祝寿,皇上专门交代海大人要好好招待世子殿下。大人吩咐我等多次,末将怎敢让世子下车。看看便好,末将也是情非得已。”
  凤瑛轻笑点头:“可是为了昨日西市之事?”
  “是啊,世子昨日也受惊了吧?”杨国关切道。
  “凤瑛有午后小睡的习惯,倒是没有听到什么声响,倒是外公他老人家稍受惊吓。父亲急召,凤瑛不便多留,杨功曹辛苦可定要将贼人擒到啊。”
  “是,是。开城门,恭送世子殿下。”杨功曹忙应声道,挥手示意把守城门的庆城军开门。
  凤戈跳上马车,见凤瑛笑着对杨国点头还礼,这才不急不缓地放下车帘。马车再次滚滚而动,驶出了高大坚厚的庆城南门。
  凤戈隔着车窗后望,却见杨国依旧站在城门处恭谨而立,不免有些奇怪。回头望向靠壁而坐的凤瑛。
  “这个杨国倒是恭谨。”
  凤戈是凤瑛的书童,亦是贴身护卫。两人从小一起长大,虽是主仆有别,可难免亲厚。凤瑛回望城门轻轻一笑:“他的父亲杨辉曾做过峄郡提辖,被同僚陷害入狱,外公曾出手相助过。杨国此人生性豪爽,倒还正值。”
  凤戈回头再望,那身影已经不见,只余高大的庆城城门在阳光下闪着青光。他回头想问下隔层小男孩的事,可见凤瑛似在思索着什么,眉宇微蹙。不敢惊扰,便靠窗看起了风景,一时间只有出轮滚动声伴着飞驰马蹄劲响耳边。
  待队伍行出小半个时辰,进入一条山谷。凤瑛右脚轻划,在马车左角侧壁触到一处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