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节
作者:沸点123      更新:2022-07-23 10:01      字数:4783
  婊χ茫俅胧实钡钠呛湍芰Γ菀撞淘ァ⒁“冢踔辆俅胧У薄SΩ盟担恼飧鋈醯悖谒簧校济挥型耆朔簦荒懿皇撬丈晕兜氖隆?br />
  从南昌起义到八七会议
  中国历史上屠戮反抗者、革命者,名目之多不可枚举;打着革命招牌,屠杀革命者,也是一种名目。蒋介石、李济琛、汪精卫从华东杀起,杀到华南,又杀到华中。有一个不完全的统计数字:到1932年以前,被国民党新军阀屠杀者达一百万人。实际上究竟杀了多少人,没有人也没有办法查清楚。共产党员从原来六万人,锐减到一万多人。原有三百万会员的工会,现在只剩下七万人左右。往日引为左派同志,一朝反目,即斧钺相加。这个打击,对中共中央领导人来说是突然的,但似乎事先也有些觉察。陈独秀在7月4日主持中央常委会时,即决定中央机关隐蔽起来,立即布置新的秘密机关;他本人也很快转入了地下。这叫大事糊涂透顶,小事则不失为精明。
  大革命失败了,国民党堕落了,但革命还要继续进行下去。领导革命的重任,落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身上了。1927年7月10日前后,共产国际指令改组中共中央的领导,组成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停止了陈独秀、彭述之等人在中央的领导工作。常委会由张国焘、周恩来、张太雷、李维汉、李立三组成,后来又加入了瞿秋白。最初在常委中何以没有瞿秋白?这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鲍罗廷在传达共产国际改组中共中央领导的指示时,曾经提议让陈独秀、谭平山去莫斯科,瞿秋白、蔡和森赴海参威办党校①。这个提议虽未付诸实行,但却使瞿秋白晚些时间才进入常委会。因此,在中共中央发表的政局宣言,公开地揭露汪精卫集团的反革命叛卖,并命令共产党员退出武汉政府以后,即7月13日后,瞿秋白便与鲍罗廷秘密离开武汉,前往庐山。
  ①蔡和森:《机会主义史》;李立三:《党史报告》(1930年2月1日)。
  临时中央常委会确定了武装斗争的总方针。7月16日,中央致广东省委信指出,共产党退出国民政府,但仍留在国民党内;否认国民党中央的分共决定,继续联络下层左派,组织革命同盟。同时指示广东省委:张发奎第二方面军所部第四军、十一军,已抵江西境;如张部回广东,省委要在政治上军事上作好准备,支援张军。
  中共中央重视张发奎所部,是因为在宁汉粤的国民党军队相继反共后,唯有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与共产党的关系比较和缓,没有明显的“清共”表示,叶挺等共产党人仍在其军队中进行活动。7月中旬,趁张部扩编机会,部分工人纠察队骨干编入了该部。同时,瞿秋白、张国焘和周恩来一起酝酿,明确提出动员叶挺、贺龙所部举行起义。起义决定打国民党左派的旗帜,进行土地革命,反对国共分裂。但起义后如何进行,大家都不甚清楚。瞿秋白和鲍罗廷前往庐山的任务,一是商讨中共中央的领导改组问题,一是计划武装暴动问题。
  中央原定利用张发奎部回师广东之机,在广东发动武装起义。但当四军、十一军开至马回岭、涂家埠一带,二十军开至九江时,张发奎已日益表现右倾,并暗中布置“清共”。驻江西的第五方面军总指挥朱培德所部三、六、九军近三万人,进驻樟树、临川、九江一带,有包围第二方面军的态势。这样,奉命赴九江策动张军相机起义的李立三、谭平山、邓中夏等,在抵达九江,了解了事态的变化后,便在20日由谭平山召集谈话会,商讨对策。李立三、邓中夏、恽代英、聂荣臻、叶挺参加了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回师广东起义已不可能,应该抛弃依张之策,建议中央在南昌实行独立的军事行动。21日,李立三、邓中夏赶赴庐山向瞿秋白汇报。
  7月中下旬,长江沿岸已酷热难当,避暑胜地庐山却是一片清凉;倘在往年早已游客如云,人满为患了。今年,由于发生了大的事变,虽值避暑旺季,人们却都不来了,到处空荡荡的。瞿秋白住在仙岩客寓。这是英国人开的一家饭店,房租很贵,瞿秋白的住室每日房费大洋六元。林伯渠的叔叔在这个饭店当厨师,汇报会议就是在厨房里开的。参加会议的有瞿秋白、鲍罗廷、张太雷、李立三、邓中夏等。瞿秋白听过汇报,即刻表示完全赞同九江会议关于在南昌举行起义的建议。当时已知道中央有召集紧急会议的消息,于是九江会议的同志请瞿秋白回汉向中央报告,从速决策。从九江会议到庐山会议,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的计划,初步形成了。
  瞿秋白回到武汉,参加了7月25日召开的中央常委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张国焘、周恩来、张太雷、李维汉、罗明纳兹等人。会议讨论并同意了瞿秋白带回的九江、庐山会议的关于在南昌举事的提案,决定改变对张发奎的态度。为了做好起义的准备工作,会议决定组织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四人组成,周恩来为书记,即赴南浔负责组织起义工作。同时决定筹措经费、派遣工作人员和苏俄顾问,等等。7月26日下午,中央常委再次举行会议,张国焘、张太雷、李维汉、瞿秋白、罗明纳兹、加伦、范克等出席会议。加伦报告了他当日会见张发奎决定部队部署的情况,以及对张发奎态度的分析。指出:如果我们与张分裂,“那我们就不得已要在南昌干起来”。①接着,罗明纳兹宣布国际电报指示:“如毫无胜利之机会,则可不举行南昌暴动”。对此,与会者讨论“认为即在汉口亦可见着必有胜利机会”②。会议认为举行南昌起义是正确的,决定派张国焘前往南昌贯彻中央的决定。张国焘不愿意去,瞿秋白和李维汉说:“还是你去一趟罢,责任不单是送信,是要去看看情形,参预决定呢。”③张国焘到九江、南昌后,仍对张发奎抱幻想,阻挠起义,遭到周恩来、李立三、彭湃、恽代英、谭平山、叶挺等一致反对。对此,瞿秋白后来说:“南昌暴动之前,我是主张贺叶独立举动,张发奎来与不来听其自便的”③,张国焘“主张等待张发奎之态度,必须联张动作。他还主张中央可以迁九江,有随军出发的倾向,一直影响到他南昌暴动临动手时之动摇。”⑤
  ①张国焘致中央临时中央政治局并扩大会议的信(1927年11月8日)。
  ②中共中央复张国焘的信(1927年11月30日)。
  ③⑤瞿秋白在六大的政治报告(手稿)。
  8月1日,南昌起义终于实现。从这一天开始,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自己的武装力量,同中国的反革命武装进行战斗了。
  武汉的形势,一天比一天严峻。7月29日,汉口全市戒严,湖北省总工会被解散,《工人日报》被勒令停刊。30日,何键在汉口大肆逮捕共产党,仅市党部被捕者即达百余人,重要人员都被枪杀。8月3日,武汉国民党中央下令各军制裁共产党。5日,武汉卫戍司令李品仙布告,宣布共产党“罪状”,大肆逮捕共产党员,枪杀多人。8月7日,汪精卫在国民党湖北特委会临时宣传大会上发表演说,叫嚣要和共产党决一死战。第二天,武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清查共产党办法,规定:著名的共产党人,应由军警严重监视,如有“反革命”行为,应即拿办;有共产党嫌疑者,三日内登报声明反共;既不退出,又不声明脱离共产党者,以“反革命”论。
  武汉地区已经是一片白色恐怖了。
  在革命高潮中参加共产党和革命的人中,不少人感到悲观失望,前途莫测,那些投机分子,动摇分子,有的声明退党,有的自首叛变,有的摇身一变成为屠夫。脱党的“人数一天天增加,初则一个一个的登报脱离,继则一批一批。……不但是在武汉,就在各地方如广东、上海都是这样”。①有些党的组织准备解散,并影响到工农群众的动摇和恐慌。
  ①李立三:《党史报告》(1930年2月1日)。
  中国革命处于极大的震荡和分化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建党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关头。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定新的方针,临时中央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决定召开紧急会议。瞿秋白回到汉口,从参加南昌起义的决策开始,就在实际上参加了临时中央常委的工作,这一方面由于五人常委中已有三人(周恩来、张国焘、李立三)参加南昌起义,同时更重要的是他当时在党内的威望。
  在瞿秋白主持下,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由李维汉、张太雷和罗明纳兹参加,对会议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和紧张的筹备。中央常委开会,瞿秋白和罗明纳兹都参加了会议。紧急会议原定7月28日召开,但由于形势非常复杂危险,28日未能集会,不得不将会期推迟。8月3日,常委开扩大会。到会的有瞿秋白、李维汉、张太雷、苏兆征、蔡和森、邓中夏、任弼时、张浩(林育南)等。张太雷、李维汉报告了与共产国际代表谈话结果。扩大会就时局和对策,召开紧急会议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确定发动农民土地革命和武装暴动,接受共产国际的指示。瞿秋白在发言中指出:共产国际的决定是中国革命新的转机,我们应该接受并据以制定新的策略。在听取张浩汇报南昌暴动情况后,瞿秋白说:对于农民运动,已有决定。湖南农民应夺取政权,再加上武装力量,一定能够成功。会议还讨论了中央领导机关改组的问题。对于共产国际要陈独秀赴莫斯科述职一事,会议决定,在等候共产国际对于陈独秀请假不赴莫的复电的同时,还是劝他服从共产国际决定赴莫。扩大会议确定了紧急会议的议程。
  原先打算多通知一些同志到会,可是由于时局紧张,交通阻隔,不但北方、上海、广东等地代表来不及召集,就是江西代表虽经通知也无法到会。直到8月7日,出席会议的人仍不能到齐,中央委员不过半数。在这种情况下,就只好召集在武汉的中央委员、监察委员、共青团中央委员及湖北、湖南、上海(新任书记邓中夏尚未去上海)的负责人开会。
  这次会议的会址,在汉口市区中心地段的三教街41号,现为鄱阳街139号。这是一个英国人在1920年修建的三层楼公寓,名叫怡和新房。租赁者多为外国人。当时,苏联援华农业顾问洛卓莫夫住在这个公寓的二层。一层是外国人开设的商店。隔壁也是一家商店,叫惠露公司。中共中央秘书处负责人邓希贤(小平)具体组织安排了会务工作。他在会前三天就来到会场,直到会议结束,全部代表陆续散去后才离开,在里面一直呆了六天。接到通知的同志,到达汉口后,由秘密交通员在会前分批带入会场。入场后,不再外出,夜晚不顾酷暑薰蒸,挤在房中席地而卧,吃的是干粮(面包等)。房主人洛卓莫娃对大家说,如果有人进来查问,就说是在开股东会。
  起草文件,是会议前的另一个筹备事项,实际上是为会议制定方针、政策。罗明纳兹和瞿秋白根据共产国际指示精神,结合中国政局,在会前起草了一系列文件。作为会议主要文件的《中共八七会议告全党党员书》,是由两人共同商量,交换意见,先由罗明纳兹以俄文起草,然后由瞿秋白译成中文。李维汉回忆说:“八七会议的前一天晚上,我是在瞿秋白家里,瞿秋白在那里翻译告党员书”,“直到八月七日的清晨瞿秋白还在翻译。”①苏兆征也参加了部分文件的起草工作。
  一切准备就绪,中央紧急会议便在8月7日秘密举行。会议从上午开始,紧凑而高效率的按预定程序进行,一直开到傍晚结束。
  ①李维汉1971年9月26日、1972年10月12日两次谈话。
  参加会议的人员,有:中央委员瞿秋白、李维汉、张太雷、邓中夏、任弼时、苏兆征、顾顺章、罗亦农、陈乔年、蔡和森,候补中央委员李震瀛、陆沉、毛泽东,中央监察委员杨匏安、王荷波,团中央委员李子芬、杨善南、陆定一,湖南党组织代表彭公达,湖北党组织代表郑超麟,中央军委代表王一飞,中央秘书处负责人邓小平,以及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和二位俄国同志纽曼、洛卓莫娃。
  李维汉担任会议主席。他代表常委报告了会议酝酿和筹备的经过;宣布会议的三项议程;并向到会同志说明,为了防止意外,会议只能开一天,发言要扼要。
  会议第一项议程,由罗明纳兹作报告。他首先指出召开中央紧急会议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他说:“中国共产党的指导错得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