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作者:莫再讲      更新:2022-07-23 09:46      字数:5553
  学反应及其衍生物特征,发现经过氯处理后,氢化庚基与乙基…戊基都得出同
  样的氯化庚基;而氢化癸基与二戊基都得出同样的氯化癸基。再以硫氢化钾
  (KSH)处理氢化庚基与乙基…戊基后,二者都得出同一产物:CHSH它表现
  715
  出硫醇的全部性质,具有同样的沸点。
  经过反复实验后,肖莱马得到了同样的实验结果。于是他在论文中写道:
  “从这项研究的上述结果中,我大胆地作出结论说,在氢化物与基之间,至
  少在这个系列的较高级成员间,不存在化学上的区别”。同时他指出,至于
  两者在沸点上的差异,是由于分离技术所面临的暂时困难所造成的。
  肖莱马在作出上述结论后,接着指出:“如果以上的这些观点是正确的,
  那有些重要问题就急需研究了。正如我已说过的,曾有人认为甲基与氢化乙
  基有不同的化学性状。那么CH以及CH之间化合物的性状又是如何的呢?
  26        716
  只是这个系列的两个最低级的异构物得出的不同衍生物,还是另一些成员也
  表现出一种类似的异点,而哪一些成员没有这种区别,或者是否只是系列中
  的高级成员的这种区别开始逐渐变小呢?”
  为了解释这些不清楚的问题,肖莱马又开始专心致力于研究二甲基与氢
  化乙基的化学性质了。在1864年,他发表了《氯对甲基的作用》与《论甲基
  与氢化乙基的同一性》这两篇具有历史意义的论文。他精心地制备了纯度很
  高的试剂,严格地重复了以前弗兰克兰与柯贝尔所进行的氯对二甲基和氢化
  乙基的作用的实验,仔细地观察了实验中遇到的所有现象并予以详细的记
  录,又对实验产物进行了精密的分析,但却得出了与前两个人不同的结果。
  而高纯度的试剂、熟练的实验技巧、严格的实验步骤,证明了肖莱马所得结
  论的正确性。用肖莱马自己的话来说,他得出了“既是出人意料的,又是决
  定性的研究成果”。通过实验,他证明先前弗兰克兰与柯贝尔等人确认下来
  的所谓甲基(或二甲基)的氯化产物与氢化乙基的氯化产物,成分都同样主
  要是氯乙烷 (CHCI),一种沸点为11℃的无色液体;此外,还含有少量的
  25
  沸点为64℃的二氯乙烷(CHCl)。
  24 2
  得到了正确的实验结果后,肖莱马充满信心地在论文中得出结论说:“从
  这些实验中显而易见,就CH 系列烃的较高级成员而言,在氢化物与基
  n2n+2
  之间我先前证明的它们没有化学上的区别的理论,就是对这个族的低级异构
  物而言,也是有效。至于说到二甲基与氢化乙基在物理性质 (如溶度)上的
  ‘差异’,则可用所取原料之不纯来解释。如果用纯品,则他们将表现有严
  格的一致性。”
  由于肖莱马的这项研究成果的发表,就从根本上推翻了在他之前关于
  CH 系列烃异构现象的全部假说,那些碳原子化合价互异的理论也就随之
  n2n+2
  … Page 15…
  破产了。所以肖莱马的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他第一个从实验中证实
  了碳的四个化合价的同一性;排除了以前假想的苦干系列异构烷烃的存在,
  使异构系列得以简化。
  在肖莱马看来,CH 通式所反映的烃只有一个系列,那么在这个系列
  n2n+2
  各成员间的异构现象,就只能从碳的四个价等同原理出发,从碳、氢原子的
  不同排列方式中去寻求答案了。通过这一思路,经研究后肖莱马认为乙烷
  (CH)、丙烷(CH)没有异构现象,只是从丁烷(CH)开始才产生了
  26              38                                 410
  异构物:
  而戊烷(CH)则有三种异构物。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异构物数目剧
  512
  增,这可以从理论上计算出来。比如CH有75种异构物,而CH则有802
  1022                    1328
  种。就这样,肖莱马对烷烃的异构现象做出了合理的理论解释。
  在此以后,肖莱马还研究了脂肪醇系列的异构现象。他指出,醇系列中
  异构的伯醇、仲醇和叔醇,可以通过氧化法从其氧化产物中来鉴定。伯醇氧
  化的最初产物是醛,进一步氧化就得到了酸。仲醇氧化得到酮,叔醇氧化和
  酮酸进一步氧化一样。依靠这个原理,就得以确定一些未知醇的化学结构。
  肖莱马第一个从杂醇油中分离出伯丙醇,这在前面已经说到了。这项工作不
  仅仅是一项重要的发现,同时也具有相当大的理论意义。他在这方面的工作
  表明,一元醇系列的异构现象不仅仅取决于醇基本身的异构,还取决于羟基
  (OH)在醇基上的不同位置。例如,肖莱马认为丙醇(CHOH)应有两种异
  37
  构物——伯丙醇与仲丙醇:
  但在肖莱马以前,化学界只发现了仲丙醇,伯丙醇是否存在曾受到了怀
  疑。肖莱马成功地得到了伯丙醇,这就通过实验证实了自己理论观点的正确
  性。
  恩格斯在1868年5月10日致马克思的信中,提到了肖莱马的这项发现:
  “……此外,他又有一项卓越的发现……伯丙醇与仲丙醇是两种同分异构化
  合物。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还没有分离出伯丙醇;因此有的化学家甚至断
  言,伯丙醇是根本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仲丙醇。肖莱马在去年秋季举行的
  自然科学家会议上回答他们说,在不久的将来他就能够把伯丙醇分离出来,
  现在他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另外,肖莱马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研究,还确定了烷、醇类化合物其它
  一些异构物的结构。例如,他确定了正辛醇是:CH…CH…CH…CH…CH…CH…
  3  2  2  2  2  2
  CH…CHOH;仲辛醇是:CH…CH…CH…CH…CH…CH…CH(OH)…CH;正己烷是:
  2  2                   3  2  2  2  2  2                    3
  CH…CH…CH…CH…CH…CH;“二异丙基”是:CH…CH(CH)…CH(CH)…CH
  3  2  2  2  2  3                             3        3          3      3
  … Page 16…
  等等。
  由于肖莱马的这些工作,在相当程度上引起了化学观念上的革命性变
  革。从化学史的角度来分析,它至少引出了下列三点直接后果:(1)对有机
  物的异构现象作出了合理的解释,使此前虚构的复杂异构系列得以简化,进
  一步充实了凯库勒…库帕的假说,并使之得到有效的应用; (2)通过实验方
  法,证实了碳原子四个化合价的同一性,给了类型论以致命一击,为原子结
  合理论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重要障碍;(3)为建立正确的化学结构式与命名
  法提供了有力的科学基础,并通过合成途径制得理论上预见的未知物而表明
  原子结合理论的正确有效性,促进了该理论的定型化。
  正如生物进化论是生物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一样,有机物分子中原子结合
  理论正是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础。原子结合理论在19世纪60年代初期有
  了雏型,是诸多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没有这
  一理论,便不可能建立起有机化学的科学体系,而这一理论又为后来的有机
  合成的成功实践所证实,并有力地指导了有机合成实践。而肖莱马的有机化
  学理论,正是原子结合理论形成中的重要一环。肖莱马在参与奠定这一理论
  后,还在他所著的《有机化学教程》一书中,以此理论为基础,打破了以往
  传统体系,从而开创了新的有机化学科学体系与有机化学教程的新体制。因
  此,我们可以认为,肖莱马是近代有机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恩格斯在悼文中概括肖莱马对有机化学的贡献时写道:“在60年代,他
  完成了在化学领域内的一些划时代的发现。有机化学大大发展,终于以一堆
  零星、或多或少不完备的关于有机物成分的资料变成一门真正的科学。……
  我们现在关于脂肪烃所知道的一切,主要应归功于肖莱马。他研究了已知的
  属于脂肪烃类的物质,将它们一一加以分离,其中的许多种是由他第一次提
  纯的;另一些从理论上说,应当存在但一直还没有为人所知的脂肪烃,也是
  由他发现并制得的。这样一来,他就成为现代的科学的有机化学的奠基人之
  一。”
  肖莱马对有机化学发展的这一功绩,也很快被与他同时代的其他化学家
  所认同。1873年俄国化学家布特列洛夫在肖莱马所著的《有机化学教程》一
  书的俄译本序言中写道:“至于说到理论观点,则化学结构原理现今已满足
  了一切需要,这个原理为大多数化学家们所接受与贯彻……肖莱马的简明教
  程奠定了化学结构原理的基础,而且在我看来,它还有恰当地选择实际资料
  的特点。”英国化学家罗斯科在谈到肖莱马的化学工作时也指出:“这项工
  作得出的结果,全然改变了当时存在的关于脂肪烃结构的不完全观点,并奠
  定了有机化学的现代科学基础。”德国化学家罗塔·迈尔在其著作中说道:
  “自从肖莱马证实了至今所承认的在氢化乙基和甲基 (或二甲基)之间不存
  在区别以来,氯化甲基同简单的氯化沼气的同一性也就不再有什么怀疑了。
  于是在以前所有的考察也都被认为是错误的了。而关于碳原子化合价相异的
  看法,也就是多余的了。”
  … Page 17…
  另一位德国化学家拉登堡在其《化学发展史讲义》中,当论述有机物化
  学结构理论的先驱工作时写道:“所有这些考察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通
  过肖莱马确定的甲基与氢化乙基的同一性,只有在这个事实得到解决以后,
  碳的四个化合价的同一性才能被确认,至今常用的结构式才能信以为真。”
  尽管肖莱马对有机化学的发展作出这么大的贡献,但在自己所著的 《有
  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中,却只是极为谦逊地说:“我对烃的异构物做了一
  点初步的研究。”肖莱马对于名利看得很淡,他进行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在
  他所开辟的领域内把基础打好,把存在的问题弄清楚,使自己所衷爱的化学
  得到不断的发展。
  四、科学著作 留名青史
  19世纪60年代,肖莱马主要致力于以脂肪烃系列为对象的基本理论研
  究,从而完成了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发现这些成果均发表在多篇具有创造性
  的科学论文中。从70年代起,他又把研究对象扩充到烃的含氧衍生物,如醇、
  醛、酮、酸以及脂环烃与芳香族染料方面,同时对脂肪烃作了总结性研究,
  也对次氯酸、硫酸与亚硫酸等无机物作了深入的研究。关于以上一系列的研
  究,肖莱马总共发表的论文有60多篇。这60多篇科学论文中研究的对象可
  分为以下几类:(1)脂肪烃及其脂肪族其它衍生物;(2)无机物;(3)芳
  香族染料; (4)脂环烃衍生物;(5)生物碱;(6)化学史。
  除发表了数量如此之多的科学论文外,自从肖莱马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
  与欧文斯学院有机化学教授以后,在科研与教学的同时,他还从事着科学著
  述工作,以系统总结其多年的实验与理论研究的心得。肖莱马生前总共发表
  了四部专著,此外还留下了大量未正式出版的讲义与手稿。这些专著,如同
  他的科学论文一样,都是用德文与英文同时发表的。
  在1867年,针对德国的化学教育现状,为了给祖国的青年学生提供更加
  科学的化学教材,肖莱马用德文将罗斯科的 《基本化学教程》予以改写。此
  书原来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