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节
作者:津股巡览      更新:2022-07-12 16:18      字数:4846
  其实,同是这个意思,在《论语?乡党》中也有提到过: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
  这话与我们上面分析的《论语?子罕》中的那句话意思上很相像。
  〃狎〃,亲近的意思;〃亵〃,也是亲近、熟悉的意思。《论语》的这句话大概是说:看见穿〃齐衰〃的人,尽管是平时非常亲近的人,也一定要改变容颜,以表示哀悼;遇见戴〃絻〃的人和盲人,尽管是平时非常熟悉的人,也一定要变换容貌,以表示自己的不安。
  这确实是孔子〃礼〃思想的表现。那什么是孔子所谓的〃礼〃呢?
  孔子的弟子林放曾经问孔子什么是〃礼〃的本质,孔子回答他说:
  〃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孔子觉得林放的问题问得很好,首先便称叹地说:〃你问的问题意义很大呀!〃接着孔子分析说:〃一切的礼,与其表现得奢侈,还不如体现得节俭些;特别对于丧礼,与其体现在那些祭品啊、棺椁啊置办得很好上,还不如表现在内心的哀戚上。〃
  我们经常觉得,孔子的许多话说得非常的经济,但话的意思却很深远,值得我们仔细的琢磨。
  在孔子看来,〃礼〃从根本上说,源自于人内心的〃仁〃,将〃仁〃表现在外在的具体行动上,便是我们所说的〃礼〃。我们说,某某人的婚礼很奢华,或说某某人的寿礼很节俭。在孔子看来,奢华的仪式太过于浮华,相对来说,节俭的仪式尽管看上去比较粗俗,但却质朴可爱。〃礼〃可以表现在外物的铺张上,也表现在内心的情感上,比较二者来说,内心才应该是根本和核心,外物只是礼的表象罢了。正因为这样,孔子才说:〃丧,与其易也,宁戚。〃
  2第二部分
  第15节:告诉你未被糟蹋的孔子(14)
  关于这种〃奢〃于〃俭〃的关系,《论语?述而》里也有很经典的论述: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孔子告诉我们,奢华了便不谦逊,节俭了显得鄙陋;但是与其不谦逊,还不如鄙陋些。这无疑是对〃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的最好注解了。
  说到奢侈与节俭,在《左传?成公二年》里记载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
  成公二年八月,宋文公死了。臣子们开始准备厚葬他,书里记载说:〃用蜃炭,益车马,始用殉。重器备,椁有四阿,棺有翰桧。〃我们现在可能难以理解当时决定〃厚葬〃到底要达到怎样的程度,但直觉告诉我们,这实在太奢侈了。
  于是,作者便以〃君子〃的名义站出来,指责当时为首的两位大臣华元、乐举。说他们有失为臣之道。认为作为臣子的,应该致力于帮助国君治理烦乱的国事,解除政事上的困惑,甚至为了国家,有时候不惜牺牲自己,也要极力规劝君主。但这二位大臣,当国君还活着的时候就任由他去放纵作恶,国君死了又为他置办过于奢侈的葬礼,这是在把国君陷于邪恶的境地。他们这么做,怎么能称做〃臣子〃呢?
  这个故事,不仅告诉我们〃为臣之道〃,还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就是不合实际的礼节只会招来别人的唾骂而不是欣赏。与故事里的那两个大臣相反,子游告诉我们说:〃丧致乎哀而止。〃(《论语?子张》)意思是告诉我们,丧礼只要体现出遭丧者哀戚之情的极致就可以了。我们知道,丧礼较之其他礼仪往往更能表现出人心的〃仁〃,这种仁,通俗地说,便是我们常说的恻隐之心。对于那些遭丧之人我们应该从内心深处表现出真挚的同情来。〃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论语?述而》),是说孔子在遭丧之人的旁边进食,从来没有吃饱过。说的正是孔子的这种恻隐之心。
  奢侈的葬礼也许在现代社会不是经常被世人提及,但奢侈的婚礼现今却是网络上许多人讨论的热点。
  前些日子,我在网上看到一篇博客文章,名字叫《福布斯全球五大奢侈豪华婚礼》。文章列举了近年来全球五大奢侈婚礼,这里转录其文的两段原文:钢铁大亨米塔是全球第5大富翁。为嫁爱女他一掷千金,总共花费了6000万美元,创造了21世纪最为豪华的婚礼。印刷精美的结婚婚礼请柬就厚达20页,专门装在一个个银制的小盒子中,分别送达1000多名嘉宾的手上。婚礼举办地点位于巴黎一家五星级酒店,狂欢活动整整持续了5天5夜。其间,众人除了在凡尔赛宫举行了一场豪华派对,还在同样位于巴黎西郊的桑?特??克鲁德公园里临时搭建了一座木制城堡。其实这种奢侈的婚礼理念是一种过度浪费,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它和我们政府现在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题不合节拍;从社会文明的角度看,这种奢侈的婚礼理念是一种炫耀傲慢心态,和我们国家目前建设〃和谐社会〃的提法也不合节拍。像这样奢办婚事,只会耗费钱财和精力,浪费资源和时间。在金钱至上和盲目攀比的今天,我们也许更应该静下心来,看看我们传统文明给我们到底留下了些什么建议。这也是我们今天研读《论语》的出发点之一。我们需要的只是平静的心态,来仔细品味孔子的智慧。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何解
  申郁文
  《于丹〈论语〉心得》的第39~40页,有这么几段话:
  怎样的关系才能称做〃好〃呢?
  孔夫子认为,太过疏远和太过亲密都不是最佳状态,所谓〃过犹不及〃。为什么两个人很亲密却不是相处的最佳状态呢?
  孔子的学生子游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数〃(shuo,去声)是〃屡次〃的意思。如果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国君(领导)旁边,虽然表示亲
  近,但离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虽然看起来亲密,但你们俩离疏远也就不远了。……(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因为周围人际关系冷漠,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障碍越来越多了。
  第16节:告诉你未被糟蹋的孔子(15)
  这种障碍多了以后会怎么样呢?就会加重我们所信赖的几个朋友身上的负担。
  你会觉得:我的好朋友应当对我好一点,我也会自觉地对他好一点。你会觉得:你们家有什么私事,比如两口子打架了,为什么不告诉我呢?我可以给你们调停啊!
  可以看出,以上所引的几段实际上是于丹围绕着孔子所说的〃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展开的。于丹试图告诉我们的主要是《论语》对我们现代社会处理人际关系的告诫。
  她的心思很明显,也很善良,但我们首先想要知道的是,她是真从《论语》入手的吗?也就是说,她是先看到《论语》的论述对今天社会的确很有教育意义而拿出来告诫今人,还是说她想对现今人际关系的处理提出建议,再从《论语》中找出那些似是而非的语录来作论据?
  这不是文字游戏,而是关系到于丹整个的表述逻辑。
  子游所说的〃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其实包括两个部分:〃事君〃与〃朋友〃,即侍奉君主和对待朋友,出现一种情况也就是文中的〃数〃,之后分别得出〃辱〃与〃疏〃的不好结果。看来我们理解这话的关键还是在于如何解释〃数〃上。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先急着来看这个令人费解的〃数〃。
  我们知道,《论语》里的许多提法有可能会在许多不同的地方再次出现,这对我们真正把握《论语》的精义能提供很重要的〃内证〃。我们先来看〃事君〃,在《论语?先进》里有这么一个故事。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
  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一天,季子然问孔子说:〃仲由、冉求二人,是否能称得上'大臣'呀?〃
  孔子回答说:〃我以为你会问些别的什么事,原来你只问仲由和冉求俩呀!所谓大臣,是能够用'道'来事奉君主,如果看到按照这样'道'难以实行,便宁肯辞职不干了。现在仲由和冉求这两个人,只能算是充数的臣子罢了。〃
  季子然接着问:〃那么,他们会对季氏言听计从吗?〃孔子说:〃如果要是杀父亲或杀君主这样的事,我想他们还是不会听从的。〃
  乍看孔子的回答,至少有两个地方让我们觉得费解:
  一是,孔子为何在季子然面前认为仲由、冉求二人只是〃具臣〃?二是,孔子所说的〃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该如何理解。
  我们知道,季子然是当时鲁国季孙氏的子弟,而仲由(字子路)和冉求(字子有)当时正好在季氏的手下为臣。也正是出于这种情况,季子然便不怀好意地问孔子何谓〃大臣〃。我们只要看看《论语?先进》的其他两个条目,大概便能理解当时孔老夫子对他的这两个学生是多么的不满: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这里孔子指责冉求不应该再为季氏聚敛钱财,还气愤地对门徒说:〃你们要鸣起鼓去声讨他。〃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孔子得知仲由推荐子羔去当费宰,指责仲由害了子羔,仲由当然不同意他先生的批评,说了些气话,孔子听后对他说:〃所以我说厌恶那些利口善辩的人!〃
  看来在这里,孔子和他的这两个弟子的关系也并不是像传说中的那么完美。回到上面说的第二个问题,我们来仔细揣摩揣摩〃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正如上面说过的,孔老夫子的为〃臣〃之道并非如人们想象中的一味〃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和孔子所说的〃不可则止〃一样的为臣之道,我们还能从儒家的其他经典著作中举出好几处:〃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礼记?曲礼》下篇)〃子曰:是君三违而不出境,则利禄也。〃(《礼记?表记》)
  第17节:告诉你未被糟蹋的孔子(16)
  〃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孟子?万章》下篇)〃(曹覊)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春秋公羊传》)上述说的其实和孔子的〃不可则止〃大抵相同,说的是为臣之道,当看到〃周公之道〃难再侍奉君主时,适时变通,或退或隐也是合〃道〃的。我们常说〃明哲保身〃,并不是说要反对历史上那许多直臣、诤臣的胸怀坦荡、一身正气,当然更不是要以那些世故圆滑的佞臣为榜样;而是正如孔子所说,行之以道、持之有度。
  关于〃事君〃之道,《左传》里有个非常出名的故事,叫〃晋灵公不君〃。这个故事很长,我们截取一部分来说说。故事讲的是晋灵公不以国君之正道行事。他通过大量征收赋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如何躲避弹丸。有一次厨子炖熊掌没有炖熟,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官女们用车装着尸体走过朝廷。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厨师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
  他们二人决定规劝晋灵公,当时晋灵公听了他们的谏言后无可奈何地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打算从今以后改正。〃但我们知道,这谈何容易!过后晋灵公仍旧不改恶习。作为大臣的赵盾便多次进谏,这惹怒了晋灵公。他先是派杀手麑去暗杀赵盾。杀手麑知道赵盾是国家的砥柱,不忍心杀他,无奈只好自己撞死在槐树上。
  但晋灵公并不甘心。又有一次,晋灵公摆下〃鸿门宴〃,希望借宴饮赵盾的机会,预先埋伏好身穿铠甲的武士攻杀赵盾。幸好,赵盾的护卫提弥明发现了情况,拼死护住了赵盾。最后,赵盾得到灵辄(赵盾以前在首阳山救过的饿汉)的帮助,最终逃离了虎口。
  尽管后来晋灵公还是被别人刺杀了,但就赵盾的人格,孔子还是用〃古之良大夫也〃来评价他。
  忠臣最终难逃一死的故事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比如大家熟悉的比干遭商纣王的屠戮、伍子胥难逃自刎的故事……对于这些伟大的政治家,首先我们要说的,与之前提到的一样,我们非常崇敬这些舍身为国的忠良,但通过这些故事,结合孔子所说的〃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再回到本文开头所引于丹文中提到的〃事君数,斯辱矣〃,可以看出,孔子的意思是说,为臣事君,如果时势已经难行〃周公之道〃,时昏世暗,再屡谏不止,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