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8 节
作者:上网找工作      更新:2022-07-08 12:30      字数:4876
  也正是禹芳青这一份好强却不嫉妒他人的气度,打动了皇后,选了她当庄焰的太子妃,还因为禹芳青年纪小,让庄焰等了几年。
  而事实上,禹芳青在学识、修养、人品等各个方面都是顶尖的,比起黛玉也不差什么,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没以前那么计较胜负了,淡了比较竞争的心思,禹芳青和黛玉的关系反倒亲近几分,两个人都是灵秀通透的人儿,又各自为人骨子里有股子文人的清高,都不怎么爱用手段,倒是合拍。只是禹芳青身为太子妃,皇后有时候会担心她没点儿手段往后压不住后宫。
  不过好在庄焰对禹芳青极好,不比庄煜待黛玉的差,他从小就特别羡慕诚恪亲王府的气氛,如今他父皇和母后的关系虽然改善了不少,却也抹灭不了他小时候受过的委屈,他母后曾经遭遇的痛苦,所以他一点儿都不想让自己的妻子、孩子经历他曾经经历过的一切。如今太子妃怀的是个儿子,就更好了,有了嫡子,就有不纳侧妃的理由了。
  别说什么后宫是平衡前朝的手段,他现在只是太子,要那么多强大的妻族做什么用?他父皇身子骨好着呢,还能做个几十年的皇帝,等到轮到他登基,他的嫡子应该也已经成才了,那时候若是不得已,就算是纳几个妃嫔,也影响不到自己嫡妻和嫡子的地位,儿子的年龄差得多了,也免了他们兄弟竞争相残。
  而同样受过苦的皇后,也并不会致力于给自己的儿子塞女人,她并不是那种自己受过苦,就要把这苦嫁接到儿媳妇身上的恶婆婆。儿子媳妇和和美美地好好儿过日子,比什么都强,毕竟太子的后院儿,若是乱了,说不得就是影响到太子身家性命的大事。
  所以,皇后在禹芳青怀孕之后,便免了她的请安,叫她好生养着,精心护着,太子成亲晚,这又是太子的嫡长子,意义不同一般。倒也不是皇后不喜女孩儿,只是站在如今的这个地位,庄焰能够早些有个嫡子,对他自己、对禹芳青来说,都是有好处的。毕竟,他们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和诚恪亲王府还是不一样的。
  所以如今的情况,倒是十足的幸运,皆大欢喜。
  皇后知晓裘卿妤是真的喜欢女孩儿,见她欣喜,便忍不住笑道:“若是这天底下的婆婆都如你这般,该造福多少为人媳妇儿的?”皇后自己也吃过生不出儿子的苦,虽是笑言,却也掩不去几分感慨。如今虽说是苦尽甘来,可这苦到底是存在过的,能当它没发生过吗?
  裘卿妤心情是真的好,笑道:“娘娘的夸赞,我就理所当然地收下了。可说到底,还得要我们家煜儿一颗心挂在黛儿身上才成。我府里虽管得严,可总抵不住有那一两个心思重的,这事儿我没管,也没闹给黛儿知晓,煜儿自己就给处置了。”裘卿妤并不会因为儿子对儿媳妇太好而对黛玉生了不满计较,这也算得上是黛玉的幸运了。
  皇后笑道:“看来煜儿倒真是个疼媳妇儿的,这事儿待要交给黛儿处置,也不是处置不好,只是总归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又怕处置得不好惹来闲言闲语,多操心或是坏了心情,对孕妇可不好,既影响胎儿,又坏了身子。倒是煜儿出手反而干脆利落,也不怕旁人说黛儿不容人。不过说起来,焰儿和你家煜儿倒是像,对青儿也是百般疼爱,这个媳妇儿当真是没选错了。”皇后选择禹芳青,对其人品修养都是极放心的,唯一怕的就是庄焰不够喜爱她,若是将来庄焰有了更喜爱的女子,到时候又是一笔烂帐。如今这般,夫妻感情深厚,她也能放下一颗心。
  淳佑帝刚好走到门口听见皇后的话,这话明明听来只是谈笑,可他却莫名地觉得心里发酸,自己年轻的时候,可一直都觉得,这后宫内院的事情,都是女人该管的,所以即便当时知道皇后受了委屈,自己也没能下了面子出手帮忙,反而觉得这是对皇后的历练,是她总归要面对的事情。如今看来,自己还不如儿子和侄子了。好在自己领悟得不算太晚,他和皇后至少还有一个晚年可度。
  淳佑帝此来,本来是想来和皇后商量一下,是不是把苏大学士家的嫡孙女指给庄焰做侧妃,毕竟太子妃怀孕了,庄焰身边也不能没个人伺候,偏偏庄焰还不喜欢宠幸宫女,有那想要爬床苗头的,立时就打发了。
  淳佑帝想着,苏大学士家的嫡孙女听闻是个才德兼备的,给庄焰做侧妃,也能帮庄焰加大一些筹码。
  淳佑帝本来想得好好儿的,可听了皇后的话,这念头便被掐灭在了心里,算了,反正庄焰子嗣无碍,他就还是别多事了,免得乱了庄焰的后院,反倒叫皇后给怪上了。
  几个月后,禹芳青平安顺利地产下一个健康的男婴,她怀孕期间的经历,顺利地不可思议,太子身边不仅没有再娶侧妃,甚至连个暖床的宫女都没有收,太子居然安安稳稳地就这么守了她几个月。
  朝堂之上也不是没有异议的,毕竟还有人想着自家女儿、孙女年龄正当好,可以送进太子东宫的话对家族也是一大助力。可淳佑帝、皇后都把这事情给压了下来,庄焰自己本身也无心,大臣们也不能硬逼着太子娶侧妃,毕竟如今在位的淳佑帝、太子庄焰,可都不是软弱可欺的。
  禹芳青终于在黛玉之后,一跃成为最让大靖朝姑娘、夫人们嫉妒的女人,毕竟太子和亲王世子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太子不娶侧妃,和世子不娶侧妃,那根本就是两回事。
  太子这个儿子,是淳佑帝的第二个孙子,庄炜在这件事情上终究还是压了庄焰一头,只可惜,论两个孩子生母的身份地位,根本就没有可比性。而且太子的儿子是嫡子嫡出,庄炜的儿子却是庶子庶出,淳佑帝亲自给太子的儿子娶名庄瑞,还亲手抱了庄瑞。庄炜的儿子比庄瑾出生早,却到如今还没有名字,淳佑帝在给庄瑾取名之后,才想起这个长孙来,便顺着庄瑞的排字,给他取名庄玒,这样的顺序颠倒,让庄炜的心里很不是滋味,甚至是恼恨。
  淳佑帝倒也不是故意要给庄炜难堪,只是一开始庄玒的身子骨就特别的弱,能不能长大还为未可知,淳佑帝自然就没给他取名字。当然,淳佑帝和皇后更重视庄瑾,也是不争的事实。
  待遇能够和庄瑾相比肩的,也就只有黛玉生下的女儿了,出生的第二日,就被淳佑帝赐名庄澜琋,并封为乐宁郡主,这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独一份的待遇了。
  庄澜琋是在诚恪亲王府众人的期盼中降生的,正因为被寄予了太多的期望,即便淳佑帝不给封赏,庄晔也决定豁出老脸去求淳佑帝给个封号了,哪怕把两个儿子的嗣王的爵位给收回去,也是没有关系的。
  因为孕期调理得当,黛玉生产的时候裘卿妤又亲自坐镇,孩子生得顺利,黛玉虽难免受了些痛苦,却并没有遇到什么危险。
  孩子也十分的健康可爱,过几天长开以后,已经看得出来是个美人坯子,而且还不爱哭,谁抱她都乐呵呵地流着口水笑,害得庄晔、裘卿妤和庄煜之间爆发了一场争夺战,当然总是以裘卿妤的胜利而告终。
  黛玉本来还有点儿担心双胞胎会因为家里大人的注意力被小娃娃抢走而觉得不开心,谁知这两个却是异于常人得很,反而觉得小娃娃干得好,没见他们父王忙着抱娃娃,考校他们功课的时间都少了吗?
  所以他们还偷偷跑来找黛玉,求黛玉赶紧多生几个侄儿侄女的,让父王抱完这个抱那个,忙了就没时间管他们了。
  黛玉虽然知道这两个小叔子是被放养长大的,也知道裘卿妤他们从小就培养双胞胎的独立精神,可是碰到这样的情况,也由不得她不傻眼了。
  事实上,黛玉这个备受宠爱的长女,一直都是被双胞胎最最保护着的,那是因为,他们俩完全就是把小侄女当护身符来使用的。
  闯祸了?小侄女上,帮你的小叔叔们向爷爷求情。
  功课没做?小侄女上,帮你的小叔叔们转移爷爷的注意力。
  想要出门玩?小侄女上,就说叔叔们陪你出门玩耍。
  ……
  这么好用的护身符,不好好儿护着可怎么行?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只说当下,诚恪亲王府喜添丁,谁不趁着这个机会好好巴结一番?恭喜的话,庄晔和庄煜听了无数遍,却难得觉得还没听够!要知道,他们平日里最不喜听到这种华而不实的恭维话了,如今却觉得这些人称赞起自己的小孙女(小女儿)来,实在是说得太实在、太真诚了——完全忽略了这些人压根就没见过小女娃,这夸赞完全就是信口开河的空话。
  第111章
  庄澜琋满月的时候;是被庄晔和庄煜父子俩亲自抱到前院转了一圈的;庄爝和庄烆两个则像左右护法一般围在庄澜琋的身边,庄澜琋在庄晔怀里,他们就跟在庄晔的屁股后面;庄澜琋被庄煜抱走,他们就跟在庄煜的左右。
  直到后来,这小小的护法队伍里又添了一员,林雩和双胞胎自来关系亲近;再加上这小娃娃也是他的外甥女儿;便也屁颠屁颠地跟在了双胞胎的身边;眼睛就似黏在庄澜琋的身上;是不是地轻轻“哇”一声;原来小娃娃是可以长这么小的呀。
  有那熟识的故意逗他们;问他们跟得这般紧做什么。
  双胞胎则严肃地回答,小侄女太可爱了,他们得防着有人把小侄女偷走了,惹得在场的人哈哈大笑。
  大笑之余,却也能够深刻地体会到这个女娃娃在诚恪亲王府上下的心目中,到底占据了什么样的地位。
  有那心思活泛的,甚至已经在想着自家孩子中是否有那适龄的哥儿了,若是将来能得乐宁郡主为妻,甚至不必尚公主差的。
  也幸好庄晔和庄煜两父子没法窥探他人内心的心思,否则不定把这样打歪主意的人给打出门去。
  黛玉今日出了月子,终于可以出门见人,和裘卿妤一同招呼前来的夫人小姐们,言笑晏晏。
  黛玉有裘卿妤亲自照料,恢复修养得极好,脸色红润润的,比之原来弱柳扶风的感觉丰润了些,却半点儿不显得胖,反而更多了几分风情。
  看的在座的一些人又是眼热,又是嫉妒,还有那原本以为黛玉失宠而觉得幸灾乐祸的,如今见了诚恪亲王府众人的态度,才知道这家子是真的宠女孩儿,不是打肿了脸充胖子,心底难免觉得有些不得劲,尤其是那些嫁为人妇却因为无子而备受刁难的夫人太太们,心底更是泛酸。
  今天来的夫人们,有不少带着适婚年龄的女儿,或许是抱着带女儿出门历练历练开开眼界的心思,或许是想着万一被诚恪亲王妃看中说给庄煜做侧妃,或许是想让女儿趁这个场合露个面将来好说亲……这其间各种心思,黛玉猜不着,也犯不着去猜,反正她对于裘卿妤和庄煜顾来是信任的,在她怀孕坐月子那么长的时间里,庄煜都没有娶侧纳妾,何况她如今都出月子了。
  只是这些人的心思不猜无妨,贾母的心思,黛玉却要在心里好好儿地掂量掂量。
  庄澜琋满月,作为太外祖母的贾母前来道贺,诚恪亲王府也不能不让其进门,裘卿妤倒是无所谓,谅她们也翻不出什么花样来。黛玉虽有些不耐烦,面上却也要带着笑容,即便疏离一些,也不能流露出厌恶来。
  贾家来人,男宾那边来了贾赦和贾琏,贾政拉不下脸前来,称病不出,贾宝玉则是被贾政约束着,不曾前来,怕的就是他不顾场合惹事,这一点贾母倒也没有反对,毕竟诚恪亲王府不同于一般人家,万一贾宝玉惹了不该惹的人,她也护不住他。贾宝玉也没坚持,这种场合,他也不怎么稀罕来,周围的人全戴着虚伪的面具,说着违心的话,没一个是真的,有这时间,倒不如和他的好友李冉、秦钟等人一同去禅味楼听人讲道,说不定还能见到那个美丽清雅的茜香国公主呢。
  贾母想起贾宝玉以前表现出来的对黛玉的痴迷,见他如今放下了,倒也欣慰。
  女宾这边,贾母带着邢夫人、王熙凤还有东府尤氏,王夫人则称病不曾到场,另外还带了三春姐妹和李琳,史湘云则留在家中服侍王夫人,这是她身为儿媳妇的职责所在,当然真正的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贾母不是傻子,怎么会带史湘云进王府的门?她是来修复两家关系的,可不是来砸场子的。
  史湘云如今被王夫人管束,除了天天立规矩,每日里还要抄写佛经到三更,一时间削瘦得厉害,倒是让贾宝玉有了几分心疼,跑去和王夫人说情。王夫人表面上答应得贾宝玉好好的,转身待史湘云反倒又苛刻几分,并且每日里吩咐厨房给她做了大鱼肥肉,逼着她多吃,慢慢地反而又比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