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节
作者:上网找工作      更新:2022-07-08 12:30      字数:4931
  庄煜连忙道:“煜哥哥本来就没生黛儿的气,更不会不理黛儿的。”
  黛玉顿了一下,转头看向庄晔和裘卿妤:“那叫父王母妃作证,煜哥哥要说话算话。”
  庄煜连连点头,道:“煜哥哥说话算话。”
  庄晔和裘卿妤也忍着满腹的笑意,肃着脸表示当这个证人。
  黛玉终于破涕为笑,抬着小脸亲热地叫道:“煜哥哥。”
  庄煜被小娃娃甜甜的笑容感染了,笑着牵起黛玉的小手,继续许诺道:“冬天太远了,不然过些日子,等桃花开了,煜哥哥带黛儿去踏青看桃花可好?”
  黛玉眼睛一亮:“真的吗?”她没出嫁之前,先是身体不好,连房门都很少出,后来身体好了,也不过是跟着母亲去庙里进香才能出门看看,对于外面的世界,她真的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的,对于能够出门踏青,也是极向往的。
  庄煜被黛玉拿期待的眼神看着,顿时有股豪气生起,拍胸脯道:“当然是真的。”
  裘卿妤咳嗽两声,庄煜这才想到黛玉要出门,还得征求父王母妃的同意,嘿嘿笑着拿讨好的表情看着裘卿妤。
  裘卿妤看着两个孩子一期待、一讨好的眼神,失笑道:“等天气再暖和些,别说踏青,便是游湖,也是可以的。”
  庄煜和黛玉顿时都欢呼起来。
  “好了,”裘卿妤揽过两个孩子,“现在先去用膳。”
  庄煜和黛玉便乖乖地坐到了位子上。
  庄晔悄悄凑到裘卿妤身边,轻声道:“儿子像我!”
  裘卿妤斜眤了他一眼,道:“像你一样会哄小姑娘?”她小时候常常被他的恶作剧气得冒烟,可最后总会被他哄回去原谅了他。
  庄晔却一本正经地道:“不!他压根就是跟我一样笨啊,不仅割了地,居然还自己追着要赔款!”
  裘卿妤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瞪他道:“别贫嘴了,吃饭了。”
  庄晔也笑着跟上,四个人围着不大的桌子用膳,其乐融融。
  第29章
  庄煜许诺了黛玉踏青、游湖,却到底没能成行;虽说这全是因为不可抗力因素;但是食言而肥的后果;他最终还是要承受很久很久的。
  春寒料峭、气温乍暖还寒,玄康帝略没当心留神,就在一次天气突变之后染了风寒;病了一场。
  待得玄康帝养好了身子,突然毫无预兆地宣布禅位,将皇位传给了皇太子庄暘,自己退位为太上皇。
  玄康帝此举,其实也是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的,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他居然会这么快、这么干脆地下了这个禅位的旨意,包括庄暘和庄晔,都觉得意外。
  庄暘自然也不怯场,几十年的太子做下来,他其实已经很清楚作为一个皇帝,需要做什么了。不过他还是推辞了一番,才真正从玄康帝的手中接过代表至高无上地位的玉玺,坐上那高高在上的龙椅。
  新帝登基,因玄康帝是禅位而非驾崩;故而由玄康帝做主,这一年便直接改了年号为“淳佑”。
  淳佑帝庄暘此年已经四十一岁了,从皇子到太子、从太子到最终登上皇位,这条路,他实在是走得太漫长、也太辛苦了。
  淳佑帝继位,他的那一帮子兄弟,自然都是要大肆封赏的。
  淳佑帝兄弟十一人,长到成年的不过老大庄暘、老三庄晟、老五庄晞、老七庄曙、老九庄晫,以及最小的老十一庄晔。【注1】又因为之前韦德妃的关系,老七庄曙这一脉,算是废了。
  故而淳佑帝需要封爵、升爵的,也不过四个弟弟而已。老三庄晟封为忠善亲王、老五庄晞封为忠敏亲王、老九庄晫封为忠顺亲王、老十一庄晔被封为诚恪亲王。
  对于淳佑帝此举,太上皇玄康帝也是十分欣慰的,他的这个儿子,还是极宽厚的。
  两任皇帝的权利交接,表面看来还是十分平静、平稳的,但是这朝局底下的暗流涌动,却也是绝对不能够忽略的。
  在这样一个敏感时期,庄晔和裘卿妤是绝对不会同意庄煜和黛玉到城外去踏青、游湖的。好在给黛玉修建准备用来读书的“阅澜苑”已经竣工,这小黛玉读书的事情,便可以提上日程,安排起来了。
  随着淳佑帝的继位,庄晔的爵位从郡王变成了亲王,而且又被淳佑帝委以重任,统领三军,任职了超一品的定国大元帅,诚恪亲王府已然是凌驾于其他王府的第一大势力了。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能够得到诚恪亲王妃的邀请帖子送女儿进王府读书,谁也不会傻到去拒绝。
  不几日,随着女先生们逐一到位,裘卿妤精心挑选的几个姑娘也在同一日在亲王府内聚齐了。
  裘卿妤一共找了五个小姑娘,年纪最大的也不过七岁,都是和黛玉差不多大小,犹自天真活泼的年纪。
  最大的是神武将军冯唐之女冯紫兰,今年七岁,因为出身武将之家的关系,自幼便喜欢舞刀弄枪,看着比同龄的女孩儿还要大一些,剑眉朗目之间,很有几分英气。
  只比冯紫兰小三个月,论年纪却要小上一岁的,是户部左侍郎禹茂州的嫡次女,名唤禹芳青,性子看起来有些清冷,不大爱讲话。
  此外,大学士文仲闲之嫡孙女文康秀今年六岁,是家中唯一的女孩儿,平日里宠得很,如今长得很是圆滚滚胖嘟嘟的,最嗜吃甜食。
  北静王水溶的妹妹水汐同样是六岁,被淳佑帝封为郡主。她的性格有些孤僻,这大略是和她年幼丧父有关。水汐是侧妃所出,自打去年原北静王去世,当时年仅十一岁的水溶继承了郡王爵位,北静王妃成了太妃,水汐的母亲——侧妃李氏便偏安一隅,过着几乎可以说是与世隔绝的生活。虽说水汐是水溶唯一的妹妹,可两人因着各自生母的关系,并不亲近,故而李氏和水汐虽然不曾受到亏待,可也不如原来那般地位崇高不受委屈了。骤逢巨变,小女孩儿的心性难免发生了些变化。
  年纪最小的史湘云,却是要比黛玉还小上几个月。父母双亡的她,如今跟着两个叔叔过日子,平日里多是住在二叔史鼐家中。不过她的三叔史鼎是庄晔得力手下,听说诚恪亲王府里要给世子妃找人陪着一起读书,舔着脸求了庄晔,把史湘云荐了进来。史鼎虽是个粗人,但对于这个大哥留下来的唯一的女儿,还是颇为上心的。史湘云自幼失怙又失恃,于她将来嫁人委实是个硬伤,史鼎想着若能将其送进王府由几位女先生教导一番,将来也好说亲。况且,能陪亲王世子妃读书的,哪个身份都不低,史湘云若是能够和她们交好,和她们一起读书、一并长大,这情分可是非同一般的,于她将来的好处可不少。
  黛玉见了五个各有特色的女孩儿,高兴得不得了,本来就极喜欢读书的她,兴趣越发浓厚了。
  裘卿妤给黛玉挑选这五个玩伴,却是没有什么标准的,甚至可以说各有特色,有的甚至可以算得上是缺点了,譬如冯紫兰冲动、禹芳青高傲、文康秀懵懂、水汐孤僻、史湘云豪爽,五人各不相同。裘卿妤并不希望黛玉接触的人都是千篇一律的,她将来会是世子妃,甚至是亲王妃,要接触的人,不可能都是真心善意的,甚至可能因着庄煜的身份,少不得还要对上一些明枪暗箭。故而,裘卿妤并不想把黛玉教导成经不得风雨的菟丝花。这大宅门里出来的姑娘家,即便年纪小小,可也都不是简单的角色,她们的存在,可以让黛玉慢慢了解这世间人心、人性的不同,哪怕如今可能会吃点闷亏,也不妨事——毕竟在这诚恪亲王府里,这些小姑娘也都是被家人叮嘱过的,就算有些小心思,也是不敢有大动作的。
  姑娘们读书,可都不是为了做八股文赶科考的,女先生们教导起来便颇为随意。裘卿妤找这几个女先生也是颇费了一番功夫的,她们虽是女子,但有的才学甚至不必那些进士、举子差多少,又因着不必为了考科举而将自己的见识学问框死在八股文的框框里,她们的思维反而更加广阔不受拘束,给黛玉她们讲起课来便颇为随意,涉及到的东西多且广,从不叫小姑娘们死记硬背地读书,而更加喜欢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地给姑娘们讲课,倒是让人觉得趣味横生,也不枯燥难熬。
  如此,就连最不喜读书的冯紫兰,也能耐着性子听上半个时辰的课,就更不用说本就极聪慧、极爱读书的黛玉了,往往先生讲解过一遍的,她都能够记住且举一反三,让几位先生都对她喜爱有加。
  而能够和黛玉一较长短的,也只不过一个禹芳青。不过禹芳青觉得自己比黛玉年长两岁之多,却只能和她相差仿佛,于她本身而言,是觉得有些不满意的。故而伺候越发努力认真地学习,颇为刻苦。
  文康秀本身不笨,但她的心思更多的放在了点心茶果上面,对读书就很是不用心了,所谓学业,也只是看得过去罢了。
  倒是水汐,论身份只比黛玉差一些,但却似乎是最明白自己需要什么的人。于读书明理上,水汐的表现只能算是中庸。但是在学习规矩、礼仪、女红、琴棋书画上,她却是用足了心思的。
  而史湘云,因着年纪最小,得了其她人的照顾,就连黛玉,好不容易碰见个比自己还小的,再加上同情她无父无母,对她也很是照顾。故而,几个小姑娘中,反倒是史湘云过得最是舒心,整日里没心没肺地嘻嘻哈哈。
  虽然这几个女学生的质素良莠不齐,但是女先生们也不会对她们表现出不喜的态度来,毕竟她们的身份各个都不一般。
  日子静悄悄地过,黛玉白日里和小姑娘们学习两个半时辰,再一同玩耍半个时辰,等小姑娘们回了家,她就在裘卿妤的身后跟进跟出,吱吱喳喳像个小麻雀一般开心地说话。裘卿妤很欣慰看到她这个模样,小娃娃么就该朝气蓬勃的,何必为着一些礼仪规矩压抑了活泼的天性?
  倒是庄煜有些哀怨,他的黛儿如今是越发忽略他了。可看着黛玉变得越发开朗欢快,庄煜也只得认了,想着自己到底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成为黛玉心中最重要的那个人呢?他如今不仅比不过母妃对黛玉的影响力,还要和一群小女娃争夺黛玉的注意力,真是,没人比他更可怜的了。
  不过,也许老天爷还是站在庄煜这边的,很快他便有了和黛玉朝夕相处的机会。
  淳佑帝登基后,第一次带人去春狝,庄晔要负责围场的安全,也打算贴身保护淳佑帝,自然是要跟着去的。本来还要带庄煜一起去的,但太上皇年纪大了,不去春狝,又觉得独自留在宫中寂寞,干脆将最喜爱的两个孙子召来身边陪他,又怀念当初庄晔和裘卿妤小时候闹的笑话十分逗乐了他,便干脆将黛玉也召进了宫,想着也许可以继续看孙儿和孙媳妇的笑话。
  裘卿妤托了皇后代为照看庄煜和黛玉,自己则跟着庄晔去了围场。
  作者有话要说:【注1】不知道大家看出来没有,玄康帝的儿子,逢双数都没有活下来……这绝对是月染的恶趣味……
  第30章
  黛玉和庄煜一起进宫去给太上皇解闷子,诚恪亲王府里又没了主子;这小学堂自然是要停了课的。
  冯紫兰终于又能够拿起心爱的鞭子;躲着自家娘亲;和大哥冯紫英挥舞一通,过一过干瘾。
  禹芳青依然刻苦读书,想要再下次恢复上课时将黛玉比下去。
  文康秀觉得家里的点心比诚恪亲王府里的精致;吃得越发多了,她母亲虽然很想控制她的食量,可她一哭就又拿她没办法了。
  水汐表现得越发沉静,身上越发表现出一种王公贵女的气度来,除了给北静太妃请安之外,便只在自己的小院子里安静地呆着,曾经被原北静王宠出来的小任性;已经逐渐在她的身上消失了。
  史湘云则被她的姑祖母——荣府贾母给接去了贾府小住。
  史湘云自打在诚恪亲王府里读书之后,便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三不五时地去贾府小住了,如今重回故地,真的是十分开心的。
  诚恪亲王府里虽好,但她能以一介孤女的身份进去,却是她的三叔求来的所谓恩典——她的三婶每次见到她都要念叨几句,提醒她不要忘恩。说的次数多了,史湘云原本的感激就变成了不忿,这王府,也不是她自己想进的,既然三婶这般舍不得,怎么不叫自己家的湘霓姐姐去?
  比起诚恪亲王府,史湘云其实更喜欢贾府的气氛,在这里,有贾母和二哥哥贾宝玉纵容宠爱着,她是那么的自由,不像在诚恪亲王府里,每日里被先生们约束着,且除了阅澜苑,王府的其他地方,她都没有去瞧过、玩过,诚恪亲王妃很少见她们。和她一起读书的几个姑娘,哪个身份都不低,也不必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