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3 节
作者:宫本宝藏      更新:2022-06-29 11:02      字数:5004
  各做了一套衣服。准备这两天一一送到各位的院子去的。但是因为嫁妆箱有点乱,今天早晨又过来得匆忙,所以送给黛玉妹妹的玉如意含翠发簪就不知道装到哪个盒子里去了。所以只好先用这套衣服代替,待找到发簪再一并送过去呢!”
  一句话马上起到了立杆见影的效果,胡氏的脸面立马好看了不少。不过还是轻声责怪了几句:“做事毛手毛脚,凡事都应该提前准备好,哪有现上轿现扎耳朵眼的道理,那岂不是什么事都做不好了。”
  “母亲教训得是,儿媳记性了。”裴子慧暗暗舒了一口气。
  ps:
  那啥,俺四月份更新了20万字,五月份更新了22万字,现在又连续三更十几天了,存稿见底不说,身体也开始吃不消了。头晕,颈椎病,还有视力问题都找上门了,实在需要休息,也顺便好好推敲一下后面的故事。
  所以今儿开始暂且先一更了,大家见凉哦!
  第200节:多子多福
  如此七七八八地折腾了一早晨,顾守义首先离开去了书房后;胡氏才终于以一句“我乏了”结束了裴子慧的敬茶。厅堂内的一群人也随之离开。
  回暖秀阁的路上,顾青城依旧紧紧握着她泛着冰凉的小手,一边走一边关切地问她,“慧儿,你冷吗?”
  她无语摇头,只默默走在他的身边。
  快到暖秀阁门口时,顾青城又问,“慧儿,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还要弄一些竹丝扇送给那些丫鬟婆子?”
  “这东西做为礼物不轻不重比较合适,再者这个季节用不上,也免得她们拿出来显摆。”话中的意思是,既然东西必须得赏,那就赏点不显山不露水,不易让人见了心烦的。
  顾青城微微一笑,心领神会。
  二人相携着进了暖秀阁。室内燃着一盆炭火,温暖如春天。
  裴子慧浑身的神经刚刚觉得有些放松下来,胡氏身边的尤妈妈就来了。
  她先是笑着向顾青城和裴子慧问好,紧接着又向妙玉嘀咕了几句,妙玉就转身进到卧房,将那块带着血迹的丝白手帕装到了盒子里,然后又递给了尤妈妈。
  尤妈妈将东西接在手里,话不多言,转身就告辞。
  看着尤妈妈走在雪路上依旧轻盈的脚步,裴子慧暗暗在心里叹了口气,敬个茶就如上战场一般斗智斗勇,以后的日子岂不是更要处处小心了。
  顾青城发觉到她心中的不安,摆了摆手。一干侍候的人都下去了。他将眼前的人儿拥在怀里,希望自己的肩膀,多多少少能给他一些安全感。
  “慧儿,咱们家里的人确实多了一些,而且母亲比较重规矩,一开始有些不适应也是难免,想必过段时间就会好的。”顾青城也觉不安,怀里的小女人毕竟从前无拘无束习惯了。突然被他关进了这个处处有规矩限制着的深墙大院,肯定是不好过的。而且她孤身一人嫁进来,就算是心里有什么不痛快,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思及到此怜惜之念更浓,手上也就抱得更紧了。
  她点了点头,眨了眨眼。对着顾青城露出了一个让他放心的眼神。
  接下来顾守义那边差人来唤顾青城去书房,说是有事商量。
  裴子慧将他送走之后,自己则准备带着妙玉去太夫人的梧桐苑。
  一来一往间院内的积雪已经被仆人们清扫到了道路两边。走起路来舒服多了。
  暖秀阁到梧桐苑是一段不近的距离,但是裴子慧仍然拒绝妙玉说坐轿的提议,安步当车。
  刚到梧桐苑的门口,便有一个婆子迎了出来,此人穿了一套石青色斜襟衣服,圆脸,微胖,倒是长得一脸福相,而且见到裴子慧带着妙玉前来,顿时。眉眼间就堆满了笑,“少夫人早安。您怎么不坐轿子来,这大雪天的万一滑到了可怎么办?”
  “没事,多多走路对身体有益。”裴子慧看着眼前这个婆子很是亲和,便也甜笑起来。
  妙玉随即上前道:“少夫人,这位是郭妈妈,是随身侍候在太夫人身侧的。”
  裴子慧亦笑。“郭妈妈好!”随即又让妙玉拿出一小袋银子递了过去,并谦虚地说道:“刚才去母亲那里敬茶,给大伙每人分了一把竹丝扇,回去想想现在天凉了,暂且也用不上那东西,所以就没带来。我也不拿郭妈妈当外人,所以直接就来点实在的,喜欢吃什么或是喜欢用什么您就自己买。我也省了这份心思。”
  这话说得倒有几分乡下人的质朴与实在,银子多少就不说了,不过这话听得郭妈妈倒是眉开眼笑。
  “哎哟!少夫人想得真是周到。既然您不拿我当外人,那我也就不和少夫人客气了。”银子入手,郭妈妈一摸便知多少,赶紧笑道:“少夫人,您没嫁过来之前,府上还谣传您是一位不知书达礼的农家女,今日一见,我都为少爷高兴,更是为太夫人高兴啊!”
  “那就麻烦郭妈妈进去禀明一下太夫人,就说我来给她老人家请安了!”
  “不用,不用!”郭妈妈连连摆手,“咱们太夫人一大早晨就说了,若是少夫人来了就直接请进去,不用通禀。”
  这倒是让裴子慧有些意外。看来不止是自己是有准备的,这位太夫人想来也是有准备的。
  几人一边说话,一边有小丫头掀着帘子将她们迎了进去。
  郭妈妈快走两步,眼角眉梢还有那语气中都是兴高采烈的笑意,她高呼,“太夫人,您快看呐,少夫人她来了!”此话说得,好像是她能来,是梧桐苑的人盼了好久了似的。
  “噢!”正在拨弄炭火的太夫人抬了头,就见裴子慧穿着她送的衣服,眨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俏生生地站在她的眼前。太夫人不由得眼前一亮,带着笑意问道:“这就是子慧?”
  “孙媳给祖母请安!”
  初次见面自然是要行大礼,裴子慧不慌不忙,按着规矩跪了下去。身边的郭妈妈马上很有眼色地递上了茶碗,裴子慧接了过来,膝行向前两步,将茶碗高高举过头顶,脆生生地说道:“祖母请喝茶!”
  “好,好!”太夫人满头华发下面堆满了笑意,亲自接过茶碗,送到嘴边喝了一口。再看裴子慧的目光中就有了几分喜爱之色。她点了点头,笑道:“这孩子倒也是个懂规矩的。”
  裴子慧赶紧谦虚道,“祖母。子慧自小在乡下长大,从小就在山野间跑惯了。而且,而且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有嫁进将军府的这等福气,所以在规矩方面还很欠妥,若是祖母不嫌弃,子慧要常常来祖母这里请教才好。”
  “乡下长大的怎么了?”太夫人眼睛一斜,表情就有了些严肃,“老太婆我小的时候也是在乡下长大的。”
  “真的吗?”裴子慧不但露出了一个极感兴趣的表情。而且似乎就像见到了亲人一般,无形中就亲近了几分。
  太夫人挑眉,“自然当真。”又道,“我小的时候朝中常常打仗,日子过得不是十分太平。我爹娘在城里开店铺,就把我和哥哥送到了相对来说比较平静的乡下亲戚家里去。没有了爹娘的管束。我就开始跟着那些半大小子们去山上玩,什么上树掏鸟窝,下河摸小鱼。这些事我都做过。”
  裴子慧脸上红了红,娇羞道:“不瞒祖母说,我小时候因为上山玩,还在山上滚下来过。那一跤摔得我躺了好几个月,把我娘吓得直哭。”
  太夫人咧嘴就笑,指着她道:“原来你也是个淘气的。”
  “是。”
  裴子慧毫不遮掩的承认,又惹得太夫人和郭妈妈一阵笑。太夫人竟然还点着她的脑袋说:“和我小时候真像。”
  “太夫人,这人还跪着呢!”郭妈妈笑着上前提醒。
  “瞧我,说得高兴倒是忘了。”太夫人一拍手,又对郭妈妈使了个眼色。郭妈妈就亲自捧上了一盏玉雕递到了太夫人的手里。
  太夫人将玉雕接在手里笑道:“这玉雕是我出嫁时候的陪嫁之物,跟了我几十年了。今儿我把它送给你。望你不负我老太婆所望。多为我们顾家生养几个孩子。”
  裴子慧向那玉雕望去,通透晶莹的玉体上面,活灵活现地雕着一个坐在娶宝盆上的男童,男童左右雕着各种吉祥物,有石榴、葫芦、瓜蔓、枣子、桂圆、蝙蝠、桂树等等。
  活灵活现,雕工一流。
  裴子慧见过很多玉雕。有双喜祝福的、有健康长寿的、有步步高升、但是这多子多福寓意的,她还是第一次见到。
  “此物贵重,又是祖母的陪嫁之物。子慧定当好好珍惜!”她一脸感激地接了礼,再次对太夫人行礼谢过后,才被郭妈妈和妙玉共同上前扶了起来,规规矩矩地站到了太夫人的身侧。
  太夫人笑道:“石榴果实里很多籽粒,寓意子孙繁荣,千秋万代。葫芦也多籽,一来像征多子多孙,二来葫芦藤蔓绵延长久,寓意长长久久。那后面的瓜蔓、枣子、桂圆、蝙蝠、桂树了也都是极好的兆头。”
  “是,祖母。”
  “来,坐这儿,坐这儿!”太夫人坐在一个临窗大炕上,此刻她拍了拍自己旁边的炕沿,让裴子慧坐下。
  坐下之后,太夫人就拉起她的手,近距离的左瞧右瞧,瞧完了就对着郭妈妈呵呵的笑,“玉锦,我就说我的孙儿一定会选一个让我满意的孙媳妇回来吧!”
  想必玉锦是郭妈妈做丫鬟时候的名字。郭妈妈也笑:“是,是!少爷他最教顺您了!”
  这个时候反而是裴子慧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了,赶紧让妙玉拿出鞋子,笑吟吟地说道:“祖母,这是我给您做的棉鞋,之前从来没有见过您,也不知道尺码合不合适,若是不合适,我再重新做一双。”
  太夫人将鞋握在手里,嘴上就“啧啧”两声,赞道:“瞧瞧这活计,恐怕是宫里绣工局的人也不及呢!”
  说着她倒也不客气,扯过鞋子就往自己脚上套。
  郭妈妈见了赶紧过来帮忙,这一穿还真是不大不小正好合适。连郭妈妈都惊呼,“咦!真是奇了,少夫人怎么知道太夫人的脚码?不大不小正合适。”
  “我就是凭感觉做的。”裴子慧笑着回答,“也许这就叫心有灵犀吧?就像祖母差人给我做衣服一样,祖母也没有见过我,却知道我穿什么尺码。”
  太夫人顿时就高兴了,直夸裴子慧心灵手巧还想得周到。
  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第201节:我说行就行
  自梧桐苑回来的路上,妙玉捧着太夫人赏的玉雕很是高兴,甚至有了些十三四岁小姑娘的雀跃之姿。走了一会儿,她终于忍不住到裴子慧身边小声道:“少夫人,您是不知道呢,太夫人她平时是不爱搭理人的,就算是府上的几位小姐,见了她的面也常常是被训斥一顿,不知道为啥,今儿居然和您这么投缘。”
  裴子慧一笑没有言语,继续向前走。
  虽然妙玉心里像被猫抓了一样痒痒,非常想知道其中的原由,但是裴子慧不说,她自然不敢多问。只好低着头继续赶路。
  走了一会儿,天空中又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花。像一群洁白的精灵,在空中跳着灵动的舞姿,裴子慧不由被眼前的雪景所着迷,驻足观看了好一会儿,才轻轻呢喃道:“我爹常说瑞雪兆丰年,看来明年又是一个丰收的年景了!”
  妙玉在一旁陪着笑,似乎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这时走过来的晚秋却接话道:“少夫人,我家也有田地。我爹说冬天的时候雪大,明年春天土地就湿润,适宜春耕。”
  “对!”裴子慧似乎一下子找到了共鸣,歪头问晚秋,“你家有多少田?”
  晚秋一笑,“回少夫人,不多,才十六亩。还不够一家人的口粮。”说完又补充了一句,“家里弟弟妹妹也多。”
  “慢慢会好的。”她拍了拍晚秋的肩膀。
  晚秋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在裴子慧身后紧紧跟了上去。
  裴子慧又问,“晚秋,你见过雾凇吗?”
  “少夫人说的是树挂吧?”
  “对!”
  “见过!”晚秋一笑。继续道:“我们村的后头就是一片山林。每到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时,山中的树枝上就挂满了树挂,太阳一照,还闪闪发亮呢,可美了!听我爹娘说那树挂是神仙洒在树上的花朵,每逢有树挂霜花的时候,如果多到山上走一走摸一摸。就会给自己增加福气。”
  裴子慧一笑,也不多做解释。
  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一般是要树林旁边有水,水蒸腾成雾气。夜幕降临后。气温就会下降,然后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