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4 节
作者:九十八度      更新:2022-06-19 10:05      字数:4843
  上三味先捣麻黄大黄为散,杏仁别捣如脂,乃细细内散,又捣令调和讫,内密器中,一
  月儿服如小豆大一枚,以乳汁和服之,抱令得汗,汗出温粉粉之,勿使见风,百日儿服如枣
  核,以儿大小量之为度。
  又紫丸方。
  代赭 赤石脂(各一两) 巴豆(三十枚去心皮熬) 杏仁(五十枚去尖皮熬)
  上四味捣代赭等二味为末,巴豆杏仁别捣如膏,又内二味,合捣三千杵。自相和,若硬
  ,入少蜜更捣,密器中盛,封之三十日,儿服如麻子一丸,与少乳汁令下喉,食顷后与少乳
  ,勿令多,至日中当小下,热除,若未全除,明旦更与一丸,百日儿服如小豆一丸,以此
  准量增减也,小儿夏月多热,喜令发疹,二三十日辄一服甚佳。此丸无所不治,代赭须真者
  ,若不真,以左顾牡蛎代之,忌猪肉芦笋。(并出第十上卷中)
  卷第三十五
  相儿命长短法并论二十九首
  内容:千金翼儿生枕骨不成者,能言而死,膝骨不成者,能倨而死。掌骨不成者,能匍匐而死
  ,踵骨不成者,能行而死,膑骨不成者,能立而死,身肉不收者死,鱼口者死。股间无生肉
  者死,颐下破者死,阴不起者死,囊下白者死,赤者死。
  相法甚博略述十数条而已
  儿初生,阴大而与身色同者,成人,儿初生,额上有旋毛,早贵,妨父母,儿初生,叫
  声连延相属者,寿。声绝而复扬急者,不寿,儿初生汗血者,多厄不寿。儿初生目视不正,
  数动者,大非佳人,儿初生自开目者,不成人,儿初生通身软弱如无骨者,不成人,儿初生
  发稀少者,不听人,儿初生脐小者,不寿;儿初生早坐,早行,早语,早齿。生恶性者,非
  佳人。儿初生头四破者,不成人,儿初生头毛不周匝者,不成人。啼声散,不成人,啼声深,
  不
  成
  人)
  儿初生脐中无血者好,卵下缝通达黑者寿,鲜白长大者寿,论曰∶儿三岁以上,十岁以
  下,观其性气高下,即可知其夭寿,儿小时识悟通敏过人者,多夭,则项橐颜回之流是也,
  小儿骨法成就威仪,回转迟舒,稍费人精神雕琢者寿。其预知人意,回旋敏速者,亦夭。则
  杨修孔融之徒是也,由此观之,夭寿大略可知也,亦由梅花早发,不睹岁寒,甘菊晚荣,终
  于年事。是晚成就者,寿之兆也。(并出第十一卷中)
  卷第三十五
  小儿藏衣法五首
  内容:崔氏凡藏儿衣法。
  儿衣先以清水洗之,勿令沙土草污,又以清酒洗之,仍内钱一文在衣中,盛于新瓶内,
  以青绵裹之,其瓶口上仍密盖头,且置便宜处,待满三日,然后依月吉地,向阳高燥之处
  ,入地三尺埋之,瓶上土浓一尺七寸,惟须牢筑。令儿长寿,有智慧,若藏衣不谨,为猪狗
  所食者,令儿癫狂,虫蚁食者,令儿病恶疮,犬鸟食之。令儿兵死,近社庙旁者,令儿见鬼
  ,近深水HT 池,令儿溺死,近故灶旁,令儿惊惕,近井旁者,令儿病聋盲,弃道路街巷
  者,
  令儿绝嗣无子,当门户者,令儿声不出。耳聋,着水流下者,令儿青盲,弃于火里者,令儿
  生疠疮。着林木头者,令儿自绞死,如此之忌,皆须慎之。
  又安产妇及藏衣天德月空法
  正月(天德在丁月空在丙壬) 二月(天德在坤月空在甲庚) 三月(天德在壬月空在
  丙壬)
  空在甲庚)
  七月(天德在癸月空在丙壬) 八月(天德在艮月空在甲庚)九月(天德在丙月空在丙壬) 十
  月
  (天德在乙月空在甲庚)十一月(天德在巽月空在丙壬) 十二月(天德在庚月空在甲庚)
  凡藏儿衣,皆依此法,天德月空处埋之,若有遇反支者,宜以衣内新瓶盛,密封塞口,
  挂于宅外福德之上,向阳高燥之处,待过月,然后依法埋藏之大吉。
  又法
  甲寅旬日十日不得藏埋儿衣,以瓶盛密封,安置空处,度十日即藏埋之。
  又法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此五日亦不藏儿衣,还盛瓶中,密塞,勿令气通,挂着见生处
  ,过此五日即埋之。亦不得更过此日。
  又法
  甲乙日生儿,丙丁日藏衣吉,丙丁日生儿,戊巳日藏衣吉,戊巳日生儿,庚辛日藏衣吉
  ,庚辛日生儿,壬癸日藏衣吉。(并出第十上卷中)
  卷第三十五
  浴儿法一十一首
  内容:崔氏初生浴儿良日,此谓初生浴儿,以后重浴亦吉,寅卯酉日大吉,壬午丁未癸巳日凶
  又浴儿虎头骨汤,主避除恶气,兼令儿不惊,不患诸疮疥方。
  虎头骨(五两) 苦参(四两) 白芷(三两)
  上三味切,以水一斗煮为汤,内猪胆汁少许,适寒温以浴儿良。
  又疗儿若卒客忤中人,吐下不乳哺,面青黄色,变弦急者,以浴之方。
  取钱七十文,以水三斗,煮令有味,适寒温浴儿良。
  又疗儿生三日浴除疮方。
  桃根 李根 梅根(各八两)
  上三味切,以意着水多少,煮令三四沸,以浴儿。
  又疗少小卒寒热不佳,不能服药,六物莽草汤浴儿方。
  莽草 丹参 蛇床子 桂心(各三两) 菖蒲(半斤) 雷丸(一斤)
  上六味 咀,以水三斗,煮三五沸,适寒温浴儿避日向阴处。
  又疗少小身热,一物李叶汤方
  李叶无多少以水煮,去滓以浴儿良。(忌准前)
  又方
  白芷煎汤浴儿佳,根苗皆得。
  又方
  苦参汤浴儿良。
  又凡寻常浴儿,不缘别疗诸病。只就浴者方。
  汤熟添少许清浆水,一捻盐,浴儿,浴讫以粉摩儿,既不畏风,又引散诸气。
  又儿不用数浴,数浴多背冷,令儿发痫,其汤必适寒温得所。
  又疗少小壮热,不能服药,宜此十二物寒水石粉散方。
  寒水石 芒硝 滑石 石膏 赤石脂 青木香 甘草(炙) 大黄 黄芩 芎 麻黄
  (
  去节) 牡蛎(熬)
  上药各等分,捣筛,以粉一升和药屑三合,复下筛,以粉粉儿,日三,热退即止。(本
  方有防风无牡蛎)
  又少小盗汗,三物黄连粉方。
  黄连 牡蛎(熬) 贝母
  上药各等分捣筛,以粉粉儿良。(出第十上卷中)
  剃儿头法一首
  崔氏初剃儿头良日,寅丑日吉,丁未日凶。
  卷第三十五
  哺儿法三首
  内容:崔氏初哺儿良日,以平定成日大吉,其哺不得令咸。
  又方
  寅丑辰巳酉日良。
  又方
  男戊巳日不得,女丙丁日不得。
  攘谢法一十二首
  崔氏轩辕者(干神天丞相使者风伯犯之令儿惊吐可取梨枝六寸埋生处大吉)
  雷公者(震神太阴使者天马犯之令儿烦闷腹满解之以三屠家肉为饼于产处谢之大吉)
  咸池者(坎神天之雨师使者犯之令儿啼不止用羊脯酒于生处谢之吉)
  丰隆者(艮神天之东明使者天仆也害气犯之令儿乍寒乍热大腹以白鱼二枚于生处谢之又
  大豆一升投井中亦大吉)
  招摇者(坤神天上使者犯之令儿惊空嚼不止以酒饼生处谢之即愈)
  天候者(吴神天一执法使者犯之令儿腹胀张眼以白鱼二枚于生处谢之吉)
  吴时者(离神天一将军游击使者犯之令儿惊腹痛用马脯五寸于生处谢之吉又以白鱼五枚
  并枣饼埋其生处吉)
  大时者(兑神小时北斗使者犯之令儿腹胀下痢解之以酒脯于生处谢之又以大豆一升投井
  中吉)
  犯月杀者(小儿惊啼用丹雄鸡血于生处谢之吉)
  犯白虎者(用稻米一升鸡子三枚于生处谢之吉黍米亦得)
  犯大夫者(用羊肝三枚及稻米一升于生处谢之吉又用鸡羝羊皮黍米亦得)
  犯日游者(令儿口噤色变欲死者用三屠家肉麦饭于生处谢之吉)
  卷第三十五
  拣乳母法一首
  内容:崔氏乳母者,其血气为乳汁也,五情善恶,悉血气所生,其乳儿者,皆须性情和善,形
  色不恶,相貌稍通者,若求全备,不可得也,但取不狐臭,瘿 ,气嗽, 疥,痴瘙,白秃
  ,
  疡,沈唇,耳聋, 鼻,癫痫,无此等疾者,便可饮儿,师见其身上旧灸瘢,即知其先有
  所疾,切须慎耳。
  卷第三十五
  小儿惊痫啼壮热不吃奶吐不已不小便方五首
  内容:刘氏疗小儿眠睡不安,惊啼不吃奶,虎睛丸方。(小儿热甚神效)
  犀角(十二分屑) 子芩(五分) 栀子仁 大黄(各十分) 虎睛(一枚研)
  上五味捣筛,蜜和如梧子大,每服七丸,大小量之,奶母忌热面,小儿热风痫,以乳汁
  或竹沥研三丸服之,渐增以瘥为度,小儿百日以下,蓐内壮热,以奶汁研四丸与服即瘥。
  又疗小儿初生不吃奶方。
  以乳两合,葱白一寸,和煎一两沸,去葱与吃,即能吃乳,立效,以蛤 灌之。
  又疗小儿吃奶不稳,三日至七日以来,觉壮热颜色赤,及鼻孔黄,即恐作撮口,及孩子
  牙关里有虫,似蜗牛亦似黄头白 螺者方。
  烧竹取沥半合,和少许牛黄与吃,即瘥,又以猪肉拭口,即引虫出或自消便瘥。
  又疗小儿初生吐不止方。
  人乳(二合) 蘧 茂(少许) 盐(两粟米大)
  上三味煎三两沸,牛黄两米许,研和与服即瘥止。
  又小儿初生不小便方。
  人乳(四合) 葱白(一寸)
  上二味相和煎。分为四服,即小便利,神效。
  卷第三十五
  小儿将息衣裳浓薄致生诸痫及诸疾方并灸法二十八首
  内容:广济疗小儿惊痫,体羸不堪,疗子母五痫煎方。
  钩藤(二分) 知母 子芩(各四分) 甘草(炙) 升麻 沙参(各三分) 寒水石
  (六分)
  蚱蝉(一枚去翅炙) 蜣螂(三枚炙)
  上九味捣筛,以好蜜和薄泔,着铜钵于沸汤上调之,搅不停手,如饴糖煎成,稍稍别出
  少许
  二百
  短剧云玄中记曰,天下有女鸟,一名姑获,又名钓星鬼也。喜以阴雨夜过飞鸣,徘徊人
  村里,
  即化为
  千金夫痫病,小儿之恶病也,或有不及求医而致困者,然气发于内,必先有候,常宜审
  察其
  为平
  又(鼻口干燥大小便不利是痫候) 又(眼不明上视喜阳是痫候) 又(耳后完骨上有
  青络
  盛卧不静是痫候脉青大刺之令血出) 又(小儿发逆上啼哭面暗色不变是痫候) 又(鼻口
  青时
  小惊是痫候) 又(意气下而妄怒是痫候) 又(身热小便难是痫候)又(吐痢不止厥痛时
  起是痫
  候)又(身热目时直视是痫候) 又(目闭青时小惊是痫候) 又(咽乳不利是痫候) 又
  (身热头
  常汗出是痫候) 又(目瞳子卒大黑于常时是痫候) 又(身热吐 而喘是痫候) 又(喜
  欠目上
  视是痫候) 又(卧惕惕而惊手足振摇是痫候) 又(身热目视不精是痫候) 又(卧梦笑
  手足动
  摇是痫候) 又(弄舌摇头是痫
  以上诸候二十条,皆痫之初也,见其候,盒饭瓜其阳脉所应灸,瓜之皆重手,令儿骤啼,
  及足脉绝,亦依方与汤。又直视瞳子动 腹满转鸣 下血身热 口噤不得乳 反张脊强 汗
  出
  又小儿惊啼,眠中四肢掣动,变蒸未解,慎不可针灸瓜之。动其百脉,仍因惊成痫也,惟阴
  痫噤 ,可针灸瓜之,凡灸痫,当先下儿使虚,乃承虚灸之,未下有实而灸者,气逼前后不
  通杀人也。
  又痫平旦发者,在足少阳,黄昏发者,在足太阴。日中发者,在足太阳,夜半发者,在
  足少阴。人定发者,在足阳明。晨朝发者,在足厥阴。
  上痫发时节病所在,视其发早晚,灸其所也。
  又五脏之痫,六畜之痫,或在四肢,或在腹内,审察其候,随病所在灸之,虽少必瘥,
  若失其要,则为害也。
  肝痫之为病,面青,目反视,手足摇。(灸阳明太阴各三炷)
  心痫之为病,面赤,心下有热,短气息微数。(灸心下第二肋端宛宛中此为巨阙也又灸
  手心主及少阴各三炷)
  脾痫之为病,面黄,腹大泄痢。(灸胃管三壮侠胃管傍各二壮足阳明太阴各二炷)
  肺痫之为病,面目白,口沫出。(灸肝俞二壮又灸太阴二炷)
  肾痫之为病,面黑,目正直视不摇如尸状。(灸心下二寸二分三壮又灸肘下动脉各二壮)
  膈痫之为病,目反,四肢不举。(灸风府又灸顶上鼻人中下唇承浆皆随年壮)
  肠痫之为病,不动摇。(灸两承山又灸足心两手劳宫又灸两耳后完骨各随年壮又灸脐中
  可五十壮)
  卷第三十五
  上五脏痫证候
  内容:又马痫之为病,张口摇头,马鸣欲反折。(灸项风府脐中三壮病在腹中烧马蹄末服)
  牛痫之为病,目正直视,腹胀。(灸鸠尾上及大椎各三壮烧牛蹄灰末服)
  鸡痫之为病,延颈反折,喜惊自摇。(灸足诸阳各三壮)
  羊痫之为病,喜扬目,吐舌。(灸大椎上三壮)
  猪痫之为病,喜吐沫。(灸完骨两旁各一寸七壮)
  犬痫之为病,手屈拳挛。(灸两手心一壮灸足太阳各一壮灸肋户两聊头两穴各一壮良)
  卷第三十五
  上六畜痫证候
  内容:凡(诸反张大人脊下容侧手小儿容三指者不可疗也) 又(若目反上视瞳子动当灸囟中
  取
  之法横度口尽两吻际又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