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节
作者:冷夏      更新:2022-06-19 10:01      字数:4945
  睦础W詈蟪霭嬉裁涣岛茫恼乱裁恍春茫纠次颂岣咝剩创蟠蟮慕档土诵省!   ?br />
  有人说,世界上最宝贵的是时间。在我看来,有一样东西比时间更宝贵,那就是人的精力。如果在抓紧时间和集中精力之间选择,我将毫不犹豫的选择集中精力。为了利用琐碎的时间而搅乱注意力,是一件十分得不偿失的事情。
  美国著名作家卡尔·桑德堡著有六卷本的《林肯传》并因此而获得1940年普利策历史著作奖。桑德堡花了多年时间来写作《林肯传》,那时他住在密执安湖边。每天早上,在固定的时刻,他都会出现在湖边的沙滩上,一边低头漫步,一边聚精会神地构思。当地人说他天天如此,非常准时,甚至可以用他来对表。有几位邻居决定开个玩笑,他们花钱请来一位又高又瘦的演员。一天早上,他们给他戴上长胡子和一顶高帽子,穿上大衣,披上披肩,然后让他朝桑德堡走去,他们躲在远处,想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只见两人慢慢走近,又交错而过,桑德堡抬了头,又低下头去。那演员回来后,邻居们围住了他:“他干了什么?”
  “什么也没干,只是看了看我。”
  “什么也没干?”
  “他鞠了躬。”
  “他没说些什么吗?”
  演员的眼神有些恐慌。“他说……他说的就这些。”
  “他说什么?”
  “他鞠躬后说:‘早上好,总统先生。’”
  桑德堡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传记作家,更是一名著名的诗人。1950年,他因《诗歌全集》而再获普利策奖。但他写《林肯传》的时候就只专注与传记的写作,而完全不去想诗歌,写完《林肯传》之后,再全心全意的去搞诗歌创造。
  可以这么说:桑德堡之所有能把《林肯传》和诗歌都写得很好,就是因为他写传记的时候不写诗歌,写诗歌的时候不写传记。
  小而言之,我们要“同时”把语文、数学、英语等等科目学好,就只能学语文的时候不想数学,学数学的时候不想语文,专时专用,才能实现学习效率最大化。在听课的时候,有些老师讲的东西你老感觉已经知道了,于是不愿意再听,拿出书本来自己看别的东西。这样做似乎很符合“统筹方法”。但你的精力受到了搅扰,等老师讲到你不知道的地方的时候,要么你正看书看的津津有味,根本就没有听见,要么勉强抬起头来听一会儿,感觉没头没尾的,注意力也集中不起来。最后,一堂课下来,书也没看好,课也没听好。你希望一举两得,结果却是“陪了夫人又折兵”。原因很简单,这里存在时间利用和精力集中的矛盾,知道的东西再听一遍可能真的有点浪费时间,但如果为了节约那么几分钟时间而破坏了精力的集中,是很划不来的。
  第四部分华罗庚“统筹方法”的局限性(2)
  有必要再说一遍统筹方法的运用原则:
  它只有在做那些不需要动脑筋思考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
  所以,你可以先把鸡蛋放到锅里,然后去洗漱。但你切不可以先把鸡蛋放到锅里,然后来背英语。因为锅里的鸡蛋会使你无法集中注意力,你看起来节约了煮鸡蛋的十分钟时间,实际上背英语的效率大大降低,耽误的时间可能远不止十分钟。你应该先把鸡蛋煮了吃了,然后安心的背英语,或者先把英语背完,然后煮鸡蛋。
  也许有人说:“反正煮鸡蛋那十几分钟也是闲着,干点别的总不会有坏处吧?”对这个问题,我说一句比较玄妙的话,让大家动点脑筋分析其中的道理:
  你可以在煮鸡蛋的时候背英语,但切不可在背英语的时候煮鸡蛋。
  把这个道理想通了,你对“统筹方法”的局限性就算真正明白了。
  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人的大脑构造非常复杂,但实际上它在同一时间内只能做好一件事。高考要考很多科目,每个科目都有好几本书,每本书都有好多章,要想学好,唯有集中优势兵力,一个一个解决。这才是高考致胜的法宝。
  毛泽东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中这样写道:
  “(一)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法,不但必须应用于战役的部署方面,而且必须应用于战术的部署方面。
  (二)在战役的部署方面,当着敌人使用许多个旅(或团)分几路向我军前进的时候,我军必须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即集中六倍、或五倍、或四倍于敌的兵力,至少也要有三倍于敌的兵力,于适当时机,首先包围歼击敌军的一个旅(或团)……
  (三)在战术的部署方面,当着我军已经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包围敌军诸路中的一路(一个旅或一个团)的时候,我军担任攻击的各兵团(或各部队),不应企图一下子同时全部地歼灭这个被我包围之敌,因而平分兵力,处处攻击,处处不得力,拖延时间,难于奏效。而应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即集中六倍、五倍、四倍于敌,至少也是三倍于敌的兵力,并集中全部或大部的炮兵,从敌军诸阵地中,选择较弱的一点(不是两点),猛烈的攻击之,务期必克。得手后,迅速扩张战果,各个歼灭该敌。”
  这段话写于1946年9月,国共内战刚刚爆发后不久。当时共产党拥有军队一百二十万人,装备大都是“小米加步枪”,还有少量的火炮,而国民党拥有正规军二百万人,主力部队都配有美式装备,还有大量日军投降缴获的装备,并有少量空军。双方实力悬殊,但共产党采取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正确战略战术方针,最后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我们以蒋介石1931年6月对中央苏区进行的第二次“大围剿”为例来看“集中”与“分散”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结局。
  其时老蒋调集了约20万兵力,而红军只有3。4万人。但蒋介石刚刚在名义上统一中国不久,手下的众多部队大多是投降的各地军阀,并不齐心。而且他选择了从分兵冒进的战术“厚集兵力,长驱直入,先求击破红军主力,捣毁红军根据地,然后再逐渐清剿。”将十七个师的兵力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包围中央苏区,但各自为阵,缺乏联系,形成了一个断断续续约八百里长的弧形包围圈。毛泽东看准了公秉藩的28师和王金钰的47师从北方远调而来,水土不服,不习惯山区作战,是敌军的软肋,于是集中全部四个军约三万人,在江西富田将其大部歼灭。然后趁胜追击,连续作战,半个月之内从江西赣江一直打到福建北部山区,五战五捷,横扫700余里,歼敌3万多,正是“七百里驱十五日,横扫千军如卷席,赣水苍茫闽山碧!”其它围剿部队闻此消息,纷纷撤退。第二次“大围剿”失败。
  集中优势兵力和专心致志,其间的道理是一样的。人的大脑构造非常复杂,但实际上它在同一时间内只能做好一件事。高考要考很多科目,每个科目都有好几本书,每本书都有好多章,要想学好,唯有集中优势兵力,一个一个解决。你想高考成绩提高五十分,那么不妨先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某一门科目上,比如数学,在一个合理的时间内全力补习数学,争取把数学成绩提高十分。然后再把精力转移到另一门,再争取提高十分,这样做的效果,肯定比你同时恶补所有科目的效果要好。千万记住,“分兵冒进”乃是兵家大忌,历史上因为这种战术以绝对优势的兵力而遭到惨败的战例数不胜数。而象毛泽东那样集中优势兵力,在取得一个胜利之后,趁着士气高涨,连续作战,有重点有顺序的来各个击破,才是高考致胜的法宝。
  所以,请选择你觉得最容易提高的科目开始突破,如果不知道哪个最容易,那就随便选择一个,而不要想一下子全部提高,如果那样最后可能是所有的科目都无法提高。
  五、专心致志的几个方法
  请记住,只有冷静的头脑才能真正集中注意力。
  专注一个庞杂的目标等于没有专注。
  第四部分华罗庚“统筹方法”的局限性(3)
  (一)保持头脑冷静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在过于高兴或过于悲伤的时候,都不应该做出任何决定。”
  这个道理非常容易理解,当你过于兴奋、悲伤、激动、愤怒的时候,情绪会干扰你的理智,你无法集中注意力冷静的思考和判断。所以,想要专心致志的学习和工作,就必须注意保持头脑的冷静。
  请记住,只有冷静的头脑才能真正集中注意力。
  具体的做法是:
  1.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就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一天的计划或者自己的人生目标上,花几分钟冷静的思考,然后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告诉自己:“我心情平静,我一开始学习就能集中注意力,我一天都能保持冷静、沉着、富有自制力,我今天的学习将会非常富有效率。”
  2.在每开始做一件事情之前,比如你复习完语文,准备开始复习英语,用同样的方法暗示自己:“我将不再想着语文,我将集中精力复习英语,这样我的学习将会非常富有效率。”
  3.当你感到过于兴奋、悲伤、压抑的时候,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把那些造成这种情况的事件写出来,认真的看一遍,然后对自己说:“原来是这样的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将忘记它,专心学习。”我这个主意是从谁哪里打听来的呢?说出来难以置信——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他在伊拉克战争以前接受记者采访说:“我现在每天晚上都睡的很好,如果有什么事情让我难以入睡,我就起床把它写到纸上,然后就可以很快睡着了。”当然最后萨达姆没能斗过美国,但我觉得这不是他的问题,实力差距摆在那里,你让拿破仑去当伊拉克总统也没戏。作为一代沙漠枭雄,萨达姆的人生还是十分辉煌的,起码这种大战之前安然入睡的本事就很值得大家学习。我记得伊拉克战争之前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苦不苦,想想人家萨达姆。”听起来很搞笑,其实很有道理,你想想美国大军压境人家都能睡的那么舒坦,你怎么能让这点学习压力或生活上的小麻烦干扰你的注意力呢?
  (二)注意短暂的休息
  2003年考研听力试题中有这么一段材料,颇有意思,我听完之后,很受启发,其大意如下:
  如果你总有一种疲惫的感觉,不一定非要早早的上床睡觉。解决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小憩五分钟就行了。五岁以下的孩子总是显得精力充沛,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每天都会打上一两个盹。很多睡眠专家都认为,白天一次短暂的休息可以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研究表明,五分钟的小憩足以使一个人变得头脑清醒,注意力也将更加集中。困了就要休息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人在长大以后,却总觉得了睡觉就该在晚上睡,白天应该不停的工作。众多研究表明,从人的生理特征来讲,把所有的睡眠都集中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并不科学。
  ……所以如果你在“不该”睡觉的时候觉得困了,就马上小睡一会儿。不要认为这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表现,它将使你在别的时候能够保持精力充沛和高效工作。
  邱吉尔活了九十岁,参加过五次战争,担任过海军大臣、财政大臣、贸易大臣、殖民地事务大臣,两次担任首相,领导英国人民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还做过新闻记者,一生写下了《河上的战争》、《马尔巴罗传》、《英语民族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等数百万字的著作,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此外他的油画也堪称一绝。有人问他如何能保持如此旺盛的精力,取得如此多不可思议的成就。他的回答很简单:“能坐着的时候我决不站着,能躺着的时候我决不坐着。”
  第四部分华罗庚“统筹方法”的局限性(4)
  (三)将注意力集中到美好的事物上
  如果要你立刻摆脱所有悲伤、兴奋、激动的情绪,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也许不太现实。所以,我们可以选择走一条迂回的道路——先将注意力转移到某一个具体的美好的但不那么让人激动的事物上去,让头脑变得冷静,再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如果你感到自己的头脑难以冷静,那么立刻行动,不要迟疑,将你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在某个具体的、令人愉快的、平静的事物上来。比如你非常喜欢的一幅山水画、曲调优美平缓的古曲《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