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 节
作者:雨帆      更新:2022-06-15 13:01      字数:4828
  柳氏说:“当年的卖身契就是最好的证据,还是保正做的保人。大人若不信。让人去滕阳找到保正一问便知。妾身的卖身契在此,请大人过目。”
  梁毗看来柳氏的卖身契,点了点头。又问另外一个身穿绿色衣服的妇人说:“你是何方人氏?和孙世谦也有牵连?”
  那女子说:“妾身汪氏,当初是大兴县人氏,自幼就被人拐到长安卖艺为生。和柳姐姐一样,也是误信了孙世谦的鬼话,被他连人带财拐到家中。只一年的时间,就被卖到百里外的人家。前年妾身举家迁到洛阳,赁了柳姐姐家的铺面做个小生意。一来二去也都熟悉了起来,闲聊的时候才知道是被同一个人给骗了。这次路途遥远本不好前来,加上妾身也不愿重提当年之事。可柳姐姐说,绝不能再让这个禽兽逍遥法外继续害人。东家也替柳姐姐不平,所以我们就一起来到堂上来作证。”
  梁毗问:“你说的那个人,就是柳氏所指的那个人吗?”
  汪氏说:“正是!妾身晚柳姐姐两年,算来也有八年时间。人虽老了些,形态还是没有变。妾身也带来了卖身契,还有当年在孙家的时候,被他的大娘子用烧红的铜锁子烙下的烙印。”
  孙世谦头上冒汗手心发颤,咬牙切齿的说:“当年我是买了你,可你不守妇道,偷奸养汉子。大娘子才罚的你,你还好意思提这一茬!”
  汪氏反唇相讥:“你把骗来的女人关在家中,邀一些纨绔子弟去寻欢作乐,俨然就像开窑子一样。左邻右舍街坊邻居,哪一个不晓得你的底细。我的廉耻之心都被你给卖干净了,今天也就顾不得廉耻,把当年的事都抖一抖了。”
  梁毗这才转头问孙世谦:“你还有什么话好说,她们所说你可认罪。”
  孙世谦依然嘴硬:“她们所说小人一概不认,全是一派胡言。”
  梁毗知道孙世谦仗着大司空的势力,没有确实的证据,他是不会轻易认罪的。当时下令,将孙世谦的妻子如玉及左邻右舍的证词一起带来,孙世谦关押收监,等候再审。
  孙世谦急忙高声叫道:“梁大人不可贸然关押小人,不然司空大人怪罪下来,大人的面上可不好看。”
  梁毗登时大怒,拍案而起:“大理寺何时由司空大人来管了?本官审案不问事主只问是非!有理讲理,无理论罪!你假借司空大人之名欺压百官是一罪,招摇撞骗给司空大人抹黑又是一罪。光这两条,本官就可以将你判罪。若证人所讲的是事实,天王老子也别想把你从这儿给捞出去。”
  穆黄花喜极而泣:“梁大人,就算是妾身不能洗刷冤屈,死也瞑目了,这个奸诈小人总算是受到惩罚了。”
  猪头说:“梁大人,穆黄花是冤枉的,大人要给她伸冤呢。”
  粱毗道:“是非曲直,本官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待大理寺的官兵把孙世谦的四邻,保正的口供拿来,再将他的婆娘带来,一切自有分晓。
  猪头以头触地,口呼:“小人谢青天梁大人为民做主!”
  梁毗微微一笑:“本官为官数十年,第一次见人用身体做状纸来写血状。也第一次听过有人用水牛来劫刑场,手段是市侩了些,却能歪打正着,确实不错。你放心,穆黄花一案已有眉目,结案之前还要将她关押。本官一定会给你们一个公道的。”
  猪头说:“大人夸奖了,小人也就会这些雕虫小计,入不了大人的法眼。”
  梁毗看向冯小怜:“闻名不如见面,果然是一见亡国,再见殃民!”
  冯小怜羞愧的抬不起头,更不敢吱声。
  梁毗继续说:“你为泄愤,几次在公堂之上诬陷穆黄花,按律该在堂上杖责。本官给李将军一个面子,暂时只将你关押,结案之后由他将你带回府去家法处置。冯小怜你可认罪?”
  冯小怜期期艾艾的说:“贱妾认罪。”
  李恂拱手说道:“李某一介武夫,竟能承蒙大人错爱。在下谢大人成全了李某一家人的体面。”
  退堂之后,猪头目视着穆黄花离去,穆黄花朝他嫣然一笑,他们期待着不久的相聚。
  作者有话要说:
  ☆、天赐良缘
  大司空看了梁毗让人送来的书信,就再也没有过问过孙世谦的案子。这个老狐狸是不会让一个小卒坏了他的声誉的。
  没了他的干涉,加上衙役带来的人证物证,孙世谦最后被判死罪,他的老婆如玉也是帮凶,祸害了不少的女子,一还一报,将她入了贱籍做了官妓。姚钱迫于孙世谦的淫威,不能秉公判案,请旨将他连降三级,永远不得重用。
  穆黄花身世坎坷,为生活所迫,虽然沦落风尘,却没有泯灭良知。无罪释放,回家等着嫁人。
  最后,梁毗问猪头:“穆黄花虽然心地善良,但毕竟是青楼女子,你确实要和她结为夫妻吗?以后能做到相敬如宾吗?”
  猪头说:“小人到长安来,本是来寻找一个自小的故人。在双凤楼半年多,和他们朝夕相处,不分彼此,渐渐的觉得青楼女子也有她们的纯真。尽管世情冷暖,她们也备受折磨,依然还是善良的。后来才知道,穆黄花就是小人要找的人。小人并不觉得妓/女就低人一等,她没有能力选择自己的人生,只能倚门卖笑,受人白眼。我周玉朱不仅不会看不起她,还会一生一世都爱着她。”
  “好!那本官就送你们一副‘天赐良缘’做贺礼如何?”
  猪头当时就懵了,打赢了官司不说,还能让梁大人送成亲的贺礼,他是几世修来的福分哪。刚想说不用了,转念一想这不对呀,不能拒绝了梁大人的美意。“谢梁大人,小人收下了。”
  梁毗说:“你暂且先别谢,你还有一个罪名呢。等本官给你判了再说。”
  堂下的人全都愕然了,欢喜了半天,猪头也成罪人了?
  “你绑了姚钱的妻女,胁迫他。还杀了牢里的狱丞,其罪不小。你可认罪?”
  猪头并不推诿,一概认了:“这些都是小人所为,该杀该剐,一切听大人的。”
  穆黄花却急了:“梁大人,妾身有话说。”
  “你说。”
  “当初姚钱摄于孙世谦的淫威不敢伸张正义,无计可施救人心切,他才出此下策。至于杀那个狱丞,实在是他作恶多端,他欺凌无数的女囚,当时别说是妾身,就是其他的女人被他这样欺凌,玉朱也一样会替天行道。有罪也是因妾身而起,要罚要杀,大人应该判妾身才是。”
  李恂说:“梁大人,玉朱绑了姚钱的妻女是事实,但是他交给人好生看着,既没恐吓,也没伤她们一丝一毫。就是后来姚钱不顾妻女的安危,毅然和孙世谦为虎作伥,他也没有动她们娘俩的一根毫毛。人还在大兴县,大人尽管让人带来。去牢里看望穆黄花,是在下的主意。看到狱丞欺凌妹妹,就是玉朱不杀他,在下也会杀了他。我是兄他是弟,没能阻拦玉朱,是在下失职。要论罪,也是归到在下的头上,请大人放过玉朱和黄花吧。”
  李恂和穆黄花惴惴不安的听着最后的判决,猪头眼都不眨一下,只说了一句:“小人以后不能照顾穆黄花了,也不想她为小人所累,希望大人能让我们解除婚约,她以后嫁娶自便,再也和小人无干。”
  穆黄花跪着爬到了他身边,骂他说:“你个死猪头休想甩开我,你坐牢我就给你送牢饭,你杀头我就陪你赴黄泉。穆黄花今生今世都是你的人,你推也推不掉的。”
  李恂就不知该说什么好了,他晕乎乎的看着梁毗,不知这个青天大老爷是一个什么想法,刚刚还给人家送了贺礼,这会儿又要关了新郎了。梁毗莞尔一笑:“看来你们还都是蛮义气的,本官看在张玉朱心地善良,所杀之人确实是作恶多端的人,决定从轻判决。”
  几个人又是一阵愕然,要轻判,是什么判法?张口结舌等着答案。
  梁毗摆完了龙门阵,也就回归正题了:“周玉朱杀狱丞情有可原,绑人质却没有伤一丝一毫,本官念你救人心切,死罪可免,获罪难逃。”
  穆黄花心里比她受审的时候还要着急,她默默地想,这个大老爷一句话分几次说,你想急死个人,到底想怎么样,你倒是快说呀?真吊人胃口。
  梁毗问穆黄花:“本官要是判了,不知有没有人骂本官呢?”
  穆黄花一着急脱口而出:“当然!”说完才知道不对,立马改口:“当然没人骂,大人你是青天大老爷,没有人骂你。”
  梁毗最后结案:“判张玉朱不许对穆黄花有二心,婚后也不许打骂,若有违背,本官决不轻饶。”
  几个人又一次的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
  猪头抱着梁毗亲手书写的‘天赐良缘’和穆黄花一起高高兴兴的回家去了。李恂则有点闷闷不乐,还好梁毗顾及他的面子,没有在堂上行刑,不然他的脸就丢的更大发了。冯小怜没有了往日的张狂,完全是个待宰的羔羊走在后面。
  李府里早有小五小六来报信。李母和胡太后早早的就在门口候着。小纷则扶着身子弱的猪头娘在后面张望。
  一见到猪头和穆黄花的身影,李母就忍不住落下泪来,迎着穆黄花叫道:“黄花你总算是回来了。”
  胡太后捧着一大把的艾叶说:“姐姐,咱们赶紧给黄花驱驱晦气,不打跑了,以后小人还会找到她。”
  小七小八早把从青檀寺请来的符焚了,说:“让那些害邪利姐的小鬼都死光光,以后既害不了邪利姐,也害不了别人。”
  一大家子左一句右一句的问这穆黄花,小纷拉着她的手说:“先别说那么多了,妹妹这些日子受苦了。应该让她沐浴了,好好休息一下。不然过些日子怎么做新媳妇?”
  李母拍着脑袋说:“都是我老糊涂了,忘了这茬。”
  穆黄花则羞答答的说:“姐姐,你看你说的。”
  胡太后嗔着她说:“你姐姐说的对!你和猪头早就洞房过了,你还害羞个啥?”
  穆黄花窘的恨不得寻个地缝钻进去,她狼狈的说:“娘,你说什么?”
  胡太后自知失言,捂着嘴一溜烟的跑到了院子里。李母假装没听见,尾随其后:“妹妹,咱们一起商量一下,今天做什么饭给黄花压惊。”
  小纷朝穆黄花扮了个鬼脸,眨眨眼像是说,胡大娘都替你说了,你就别瞒了。嘴上却说:“没事黄花,我们就当不知道。”说完也赶紧溜了。
  猪头娘则笑嘻嘻的拉着黄花的手说:“好孩子,你受苦了。”
  黄花真的有些受宠若惊了,连忙说:“姑姑不用担心,我没事。”
  猪头也不正经的说:“叫什么姑姑,马上就该叫娘了,索性直接改了吧。”
  穆黄花假装没听见,挽着猪头娘的胳膊就进门去了。猪头乐的忘乎所以,忘记了身上的痛,屁颠屁颠的和小五小六一起杀羊去了。
  门口只剩下李恂和冯小怜冷冷清清的没人搭理,李恂重重的哼了一声,径自进门去了。
  冯小怜自知没脸见人,躲进她的房里,再也不敢出来。
  从大牢里出来之后,穆黄花俨然成了李府的宝贝。天还没亮呢,李母就亲自指挥小丫头给她炖汤,她信奉鸡汤大补这句饮食名言,一天一只鸡。没过半个月,穆黄花就像发酵的馒头一样鼓了起来。
  小纷和淑娴则成了她出嫁前的顾问,今天说荣泰行来了许多新布料,咱们该去看看有没有好的买来给黄花做衣裳;明天又说老郭打的首饰不错,可这一段时间要出嫁的姑娘太多,排号都排到三个月后了,实在不行让哥哥给老郭说说好话,让他早一点给咱们黄花打出一副首饰来。
  穆黄花听她们说的一出一出的,实在忍不住了说:“姐姐,光嫁衣的料子,你们都买了不下十几件了。就是首饰,也都齐齐全全的,何必再去费神费钱!”
  小纷也不理会,只说:“你就安心的做你的新娘子,这些琐事有我和嫂嫂呢。”
  见劝不了,黄花也只好由着她们忙去。被人捧着伺候着,除了飘飘然的优越感,还有一份不安。人家都在为她忙,好歹也要出点力气做点事吧。
  说做就做,起身去厨房做了一个李母爱吃的酸辣鱼。香鲜嫩滑,还没有刺,吃的李?